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紫薇札記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22 字體:

黃黌旻

  紫薇花開得正好的時候,木槿也在一旁湊趣。紫色居多,深深淺淺地潑灑在枝頭,遠看像一團紫霧停在雲裡。

  小時候在野地裡見到的紫薇,花瓣皺皺的,頗似銀耳,總惹得我們這些孩子去攀折。孩子們的『惡行』,大抵源於喜愛而非惡意。如今想來,倒覺得對不住那些花了。紫薇的花期長,從夏到秋,能開百日之久。明代薛蕙說『紫薇開最久,爛漫十旬期』,實在是不錯的。為什麼能開這樣久呢?許是那緊實的花萼既護佑著柔弱的花瓣,又約束著不讓它過分盛放——恰似人間的父母,溫柔守護又懂得節制,纔得長久。

  紫薇樹從何而來?為何以紫薇為名?這應是和道教有些淵源。原來它本產自我國,分布甚廣。樹齡極長,可活五百年到一千年;夏秋開花,花期長達半年;樹皮如蛇,每年脫落,最後形成光滑嶙峋的樹乾。看到這些,便隱約明白了——這實是合了修道之人長生、不死的教義,成了他們崇拜的山野神樹。得以在道觀等宗教場所廣植。唐玄宗登基第一年,把中書省改叫紫微省,中書捨人叫紫微郎。這名字頗有仙意,實則是強調王權天授,他是紫微星的人間代表。中書省種了許多紫薇花,成了象征。

  唐朝以道教立國。唐玄宗又以紫微帝自居,這具有道教色彩的花木自然華貴起來。各地衙署紛紛種植。紫薇至此繁盛起來。秋節至,金風玉露,正是紫薇盛期。一樹樹如紫衣仙子,俏立秋光。杜牧寫得好:『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晨露中的紫薇,清新艷美。不與春花爭寵,卻佔盡秋光,自在搖曳,自有仙氣。耐得住寂寞,享得了長久——這是杜牧對紫薇的稱贊。

  明清時人亦愛紫薇。顧璘在學捨見紫薇:『學宮古苔滿陰壁,一株紫薇當戶新。矜持幽意故遠俗,點綴秋光時近人。』幽靜之地,苔蘚滿壁,一株紫薇勃然盛開,給人眼前一亮。它矜持優美,微風過處,花枝輕垂,又在人前搖曳,甚是親近。如儒雅師者,迎接學子,等待知音。高攀龍寫得更妙:『小窗當北牖,日夕生涼風。最愛竹叢裡,忽亞一枝紅。』北窗涼風,竹叢掩映,忽見一枝紫薇探出,如在窗前打招呼。紅綠相間,靈動可愛,似少年玩伴,又似心儀的愛人,關切你在否、冷否。

  想到近來網絡流行詞——『提供情緒價值』。美好的植物與動物,便有這等價值。紫薇立在市囂中,歷千塵而依舊炫麗,不僅供人觀賞,更予人慰藉。它的長久,它的堅守,它的自在,都給人莫名的安慰。人看花,花看人。千年紫薇,看盡了人間變遷,依舊年年盛開。而我們,能在忙碌生活中駐足片刻,看看這紫薇花,也算是福分了。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