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秋意濃時花生香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22 字體:

裴金超

  秋天來了,白天漸短,風也透著涼意。鎮上的集市反倒異常熱鬧起來,叫賣聲此起彼伏,而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那些新出土的花生,帶著潮乎乎的泥土,一簇一簇、一堆一堆擺在那兒。我每每路過,總不禁駐足。那股泥土混著花生散發出的清香,瞬間將我拽回了遙遠的童年。那時候,在鄉下,秋天總是跟花生分不開的。到了收花生的時節,全家人都要下地。天剛蒙蒙亮,霧氣還沒散乾淨,父親便領著我們到了田頭。

  一片綠中泛黃的花生秧正匍匐在地上,等著我們采挖。大人們用鋤頭小心刨開松軟的土,我跟在後面,將整棵花生秧拔起來。沈甸甸的,土疙瘩裡綴滿了一顆顆淡黃色的果實。抖一抖,泥土簌簌落下,花生便顯出真實的模樣。沒乾一會兒,手上很快沾滿了泥,指甲縫裡黑??的,空氣中也開始彌漫著一種獨特的香氣——是新泥的潮潤、花生殼的清新,還有秋日曠野的味道。種種氣味混合在一起,便是故鄉秋天最真切的印記。

  勞作間歇,母親會挑些嫩花生,在田埂上生一小堆火,煨烤給我吃。烤得外皮焦黑的花生,燙得在兩只手裡來回倒騰,迫不及待地掰開,裡面的豆粒飽滿,入口極香,帶著一絲清甜,遠非炒貨攤上的可比。我吃得滿嘴黑灰,母親看著我,笑得直不起腰。笑了好一會兒,她纔說:『花生還有個很好聽的老名字,叫「長生果」。果實在土裡結,誰也瞧不見,自個兒在黑暗裡默默充實,待到秋來,便以枯黃的葉暗示農人——可以掘了。』聽母親這麼一說,我猛然想起課本裡那篇《落花生》。文中父親所說的那一段話,竟與母親的言語不謀而合——『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纔知道。』新收的花生運回家,攤在院子裡曬。秋陽暖暖的,照出一片豐收氣象。

  正午日頭烈,花生殼被曬得發燙,空氣裡飄著淡淡的乾果香。我最愛幫大人翻花生,木耙子推過去,『嘩啦嘩啦』響,偶爾有幾顆滾到曬場邊,雞就追著啄。母親也會趁鮮挑一盆飽滿的,洗掉泥土,放進大鐵鍋,撒一把粗鹽,慢火煮上半個鍾頭。那就是清甜可口的鹽水花生,當『零嘴』再好不過。若是曬乾了,能榨油、磨漿,還能做各種點心。冬天夜裡,母親常炒一鍋花生,盛在笸籮裡,一家人圍爐說閑話,邊聊邊剝。花生殼丟進火裡,劈啪作響,像是冬天最暖的背景音。那些朴素的日子,就因為這一把花生的香氣,便有了幸福綿長的滋味。

  『小伙子,買點唄?剛從地裡挖的。』攤主老大爺的話將我拉回到了現實。我看著老大爺攤位上的鮮花生,黃褐色的殼子沾著濕泥,像極了當年全家一起從地裡挖出來的模樣。我買了一袋,提回家,煮上滿滿一鍋,剝一顆放進嘴裡,還是當年那樣的清甜。

  原來有些記憶,就像花生的香氣,一直藏在歲月裡,只要一觸碰,就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無論走多遠,只要嘗到那熟悉的味道,就像又回到了那個飄滿花生香的秋天,回到了家人的身邊。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