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父親是個『抗日迷』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15 字體:

陳皖民

  我上小學三年級時,家裡有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時父親在縣文化館幫工,常常回家後,他一個人守在電視前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那些硝煙裡的故事仿佛刻進了他的一日三餐裡。

  他常拉著我說:『你看這些戰士,吃樹皮啃草根也要守住陣地。』屏幕裡炮火連天時,他會突然按下暫停,指著畫面喃喃道:『就是這般錚錚鐵骨橕起了咱們的中國。』家裡舊電視總是播著抗日劇,父親看得入神,母親卻嫌吵。她說:『整天槍炮隆隆的,耳朵都震麻了。』我便搬個小板凳坐在父親身邊。有些歷史背景我不明白,指著屏幕問為什麼戰士要捨身炸碉堡。父親暫停畫面,指著飄揚的紅旗說:『聞一多先生講過:愛國是種信仰,他們是用血肉築起我們現在的中國。』那時我不懂,只是望見每到片尾曲響起時,父親跟著哼唱《義勇軍進行曲》,手指在膝蓋上打著拍子,眼中有火光跳躍。而今電視換成了智能屏,抗日劇仍在他收藏夾最前列,他總講:『這些不是電視劇。』中學時代,父親理所當然成了我身邊抗日劇最用心的講解員。他把那些烽火歲月裡的故事掰開揉碎講給我聽,我不懂的戰術布局、歷史背景,他會用我能明白的方式細細解釋。

  後來,我們倆能對著地圖分析平型關地形如何伏擊日軍,還會模仿劇中角色用石子擺出臺兒莊戰役的陣型。每當看到戰士們握緊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時,他也會攥緊我的手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這些都是照亮民族前行的先鋒。』父親的抗日情懷並不局限於電視屏幕,凡是與抗戰相關的事他都記在心上。聽說鄰鎮要放映老電影《血戰臺兒莊》,他下班後立即蹬著鳳凰牌自行車載我出發。十五裡土路坑坑窪窪,車鈴在暮色裡叮當作響。『這片子裡的將士們啊』,風中傳來他渾厚的聲音,『是用血肉鑄成的新長城。』那天電影放到守軍肉搏戰那段,全場靜得能聽見田裡的蛙鳴。

  他忽然攥住我的手,掌心滾燙的都是汗。散場時,他推著車突然說:『知道為什麼炮彈殼要撿回來嗎?當年咱們的戰士打完仗,都是撿了彈殼再造新子彈。』說著便從兜裡掏出個黃銅彈殼,炫耀似的顯擺在我面前,沒一會又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在了口袋。父親鐵骨錚錚,浩氣凜然,像抗戰片裡的英雄。可我生性內斂,連體育課打籃球都難放開手腳。

  以為最敬仰英雄的父親,定會嫌棄我這溫吞性子。誰知有天他摟住我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爹就稀罕你這脾性,文文靜靜的。』他指著屏幕裡半夜發電報的文弱參謀,『抗戰勝利不光靠戰場上的英勇的士兵,也得靠這些發報的文弱的智慧的書生。畢竟,衝鋒號和小夜曲合奏,纔是完整的交響。』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