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濤
漫漫讀書歲月,教師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指引著我們人生的方向,給予我們纔智的滋養。縱有時光荏苒,依然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
古代教師的稱謂多樣而豐富,如同繁花盛開,各領風騷。其中,先生便是古人對教師的一種稱謂。這簡單的稱謂的中,蘊含著晚輩對長者標榜的尊重,一種對傳道、授業、解惑的膜拜。這樣的稱謂,仿佛觸碰到了古老的底蘊,置身於古代的學堂,穿梭時光的長河。此外,夫子也是我們熟知的一個稱謂。它從孔子而來,他的弟子們親切地稱孔子為夫子,由此流傳至今。在古代,夫子早已成為表彰教師為核心意義的尊稱。與先生稱謂不同的是,夫子更像是一種對知識傳承者的崇敬,一種對智慧的垂范。
宗師,也是古代教育者的名號。在古代,宗師是指掌管宗室子弟訓導的官員。而如今,宗師則成為受眾人崇仰的代表,堪稱師表。顧名思義,宗師乃是匠心獨運,精深見地的教育家。他們不僅在學識上造詣頗深,更秉持著一種崇高的修養和人格魅力,以良好的榜樣塑造著學子們的品格。
教授,這個稱謂始於宋朝。在古代太學中,講學的博士就被尊稱為教授。教授這個稱號,承載著博學精深的意義,代表著對學識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在明清兩代的府學中,教授稱謂依然被廣泛沿用,成為學子們心中的楷模。
然而,歷史的滄桑歲月中,有些教師稱謂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諸如講郎,這個古代講授經書官員的稱謂,如今便銷聲匿跡。教諭,宋代京師和武學的學官名,現在聽來熟悉卻與我們生活脫節。還有一位名為『山長』的尊稱也早已被歲月荒蕪,雪埋滄桑。山長,一個曾經璀璨耀眼的稱謂,出自五代十國時期,一位在衡山隱居並講學的大儒因傳道者眾多,漸漸被尊稱為『山長』,一度成為了對教師的崇敬稱謂。然而,隨著科舉制的廢除,『山長』這一稱謂漸漸衰退。
無論古代還是今天,教師都是學生們值得尊重和感恩的存在。讓我們懷揣著一顆感恩之心,為那些教師獻上我們最深沈的謝意和敬意,讓他們的教誨在我們的心中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