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古畫裡的春天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2-21 字體:

潘有剛
 

  從古時候起,人們對春天就情有獨鍾。因為在春天裡,草木發芽,百花盛開,綠柳成蔭,鳥兒爭鳴。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由於人們對春天的喜愛,詩人把自己眼中看到的春天用詩句記錄了下來。古畫家們更是對春天喜愛有加,也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把它描繪了下來。南宋畫家馬遠曾經畫過一幅《山徑春行圖》,畫上是江南的春天,畫中風輕雲淡,日和萬裡。一名儒雅的文士,白衣長衫,帶著一個攜琴的童子,神采奕奕地漫步於山徑間。

  只見畫面上,山清水秀,小溪潺潺。溪水旁的一棵柳樹上,已經長出了細柔的嫩芽,引來了一對黃鶯歡快地站在樹枝上,『啾啾、啾啾』地鳴叫著。那名文士站在溪水旁舉目遙望。遠處的景色使他沈醉,他用手捻須微笑,完全陶醉地沈浸在這春天的美景之中。上有南宋寧宗楊皇後的題詩:『觸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鳥不成啼。』

  由於看得入神,那名文士在不經意間衣袖輕輕一拂,這無意中一拂袖,便觸動了地下的野花。花兒輕輕飛舞,又驚動了枝頭上正在唱歌的小鳥。小鳥立刻止住了鳴叫,一下子便飛了起來。

  小溪潺潺,鳥兒爭鳴,喝一杯清茶,彈一首曲子。聽著鳥兒的歌唱,和著悠悠的琴音,看著這春天的美景,怎能讓人不陶醉呢?

  明代畫家戴進創作的一幅《春游晚歸圖》,畫面中水波蕩漾,綠柳成蔭,一派濃濃的春天景色。桃花、杏花盛開在一座莊園旁邊。只見畫中山清水秀,這時只是天色漸晚,有團團的山霧沈凝其間。夕陽西下,天邊僅留下一抹淡淡的餘暉。一位春游歸來的男子,正在輕輕敲自家的大門。一名僕從牽著一頭驢子緊隨其後。橋的那頭,還有兩名僕從挑著食盒酒具隨後趕來。在樹林掩映的莊園裡,有一位老者正挑著燈籠前來給他的主人開門。

  春天的風兒溫順柔和,池塘裡的水兒清澈明亮。水中有一條長堤,堤上有兩名下了班的農民,他們肩上扛著鋤頭正在回家。但他們在經過池塘時,看到水中來回游動的魚兒,引得他們的好奇心突發,於是便立刻駐腳觀看。只見離池塘不遠處有幾間農捨,農捨前有一位婦女,她正拿著食物往地下拋灑,一群歡快的雞趕緊跑來搶著啄食。

  蒼茫的群山間雲霧繚繞,有絢爛的山花盛開在其間。時隱時現的亭臺樓閣,矗立在山頂上。山頭的青松柏樹蒼勁傲然。桃花、杏花隨處可見,使得群山顯得色彩斑斕。

  戴進的這幅《春游晚歸圖》,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裡,供游人前來瞻賞。如果你站在這副畫前,就能從畫面裡感到濃濃的春意。

  古詩人們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詩句裡,古畫家們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自己的畫卷裡。雖然時隔上百年或上千年,但看到這些畫卷時,我們就好像進入了古時候的春天裡,我們好像看到了古時候的山山水水。透過這些美麗的畫卷,我們好像能聞到花兒的清香。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