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王大匠工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5-12 字體:

王洪君
 

  『王大匠工』是爺爺家喻戶曉的外號。爺爺是個很聰明又掌握了除種地外的另一種技藝的農民。

  那時,東北農村房子是土坯的,屋內的泥牆和頂棚是要糊上紙的,爺爺糊牆吊棚的手藝是家傳的,他在本地是很有名的,從不缺活兒乾。幾個小爺爺非常敬重他們這個大哥,貓冬時節農村人家基本都是兩頓飯,吃完早飯,幾個小爺爺就陸續來到我家,往爺爺的炕沿兒上一坐,爺爺靠在他的行李卷兒上,抽著旱煙跟他們拉家常。我靠在爺爺身邊豎著耳朵聽。

  外屯人來只要說找王大匠工家,幾歲的小孩都能把人送到家門口。後來不知怎的,叫來叫去變成了『王大江東』啦。我爺爺不但糊牆吊棚手藝精湛,就是紮的紙馬紙牛甚至紙人都形神兼備。『王大匠工』乾啥像啥,他侍弄的菜園像一幅畫。園子很大,整個菜園兒分兩部分,西邊那片栽有幾棵沙果,還有一顆梅花樹、一棵松樹。在靠近院子那一側種有紅菇娘兒和紫菇娘兒,比黃菇娘兒大的那種,爺爺說是藥材。沙果是我們這些孩子冬季裡的主要水果,爺爺有很好的保存方法。後來我跟爸爸媽媽在部隊大院生活,從不缺水果吃。冬季裡爺爺還要帶著他的沙果送給我們吃。只是冬季裡的沙果不是那種酸甜脆的味道和口感,而是沙面的。

  東邊那部分種的東西可太豐富啦,茄子、豆角、黃瓜、柿子、黃姑娘兒、蔥、蒜等。長勢最好的是爺爺的那幾壟旱煙。從開春播種到秋天收藏,爺爺幾乎每一天都是在他的菜園裡度過。我也是跟著他這樣度過。

  爺爺的脾氣很好,我們這些孩子怎麼在他身上揉搓都不發火。爺爺的右耳朵上邊長了一個肉疙瘩,摸起來軟軟的很舒服。我們幾個孩子每天都會輪流去捏著玩兒一會兒,除非捏疼了,不然爺爺決不會拍打任何一個孩子。但那拍打也跟拍灰似的不疼不癢。我們笑著跑了,他就繼續靠著他的行李卷兒佯睡。

  我唯一記得爺爺發脾氣是大弟淘氣把他砸了。爺爺的炕上靠窗一側頂棚下邊橫有一塊木板,木板上放了幾個大小不一的箱子,上著鎖。裡面裝著爺爺曾經維持生計的工具。我知道裡面是啥,大弟不知道,總是好奇。一天他趁爺爺睡覺就登著窗臺去夠,由於個子矮胳膊短不能穩妥的拿住,箱子掉下來正好砸在睡覺的爺爺身上。大弟嚇得跳下炕就跑,爺爺緩過神兒來鞋都沒穿就攆出去了,邊跑邊喊大弟『兔崽子』。可終究是沒攆上我那跑得飛快的弟弟,過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家的房子在屯子裡不是最好的,院子也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藝術』的。院牆是用柳條扦插紮成排的,幾年間就長得很高。春天一到,抽條出嫩嫩的枝葉,很是好看。春天凍土化開,爺爺就開始修修補補冬季裡不知怎麼弄壞的地方,然後就在這被柳條圍就的一方天地,開始他持續到秋天的勞作。『王大匠工』照顧菜園和院子,真的像精心照顧我一樣,那個菜園和那個院子也就有幸跟我一樣,成為他疼愛的寶。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