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廉紅
近年來,綏棱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縣鄉村三級書記上手,政企社協同聯動,多管齊下,統籌施策,有力推進村集體經濟快速健康發展。2023年,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9539.5萬元,村集體積累超億元的村2個、超1000萬元的村27個、超500萬元的村42個。
土地托管富集體
2024年,全縣托管面積135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64.5%。綏棱持續加大對集體領辦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逐年遞進式制定土地托管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對各村采取『村集體+』『強村+』『墾地+』等模式,探索形成了多元發展路徑。
他們對有農機合作社的村,采取『村集體+合作社』的方式,吸引農戶帶地入社,發展土地托管。對沒有農機合作社的村集體,采取『村集體+農戶』的方式,由村集體同具備機械力量的農戶簽訂托管協議,實現抱團發展。
目前,集體領辦開展土地托管的村43個,全程托管面積30萬畝,可拉動村集體增收1200萬元。針對部分村集體經濟組織有地無機械和有機械卻吃不飽的情況,鼓勵打破區域界限,通過強村帶弱村開展托管服務。去年克音河鄉向榮村、十四井村跨鄉服務,帶動綏中鄉3個村托管9000畝,拉動村集體增收30萬元。組織開展墾地合作,托管服務面積32萬畝,全程托管面積6000畝,其中村集體與農墾合作面積4000畝。
發展項目壯『筋骨』
綏棱持續開拓發展路徑,組織鄉村抓招商、上項目、找合作,村企共建、集體創建、校地合建、多方聯建等多種形式,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目前,全縣村辦企業24個,村集體領辦創辦產業項目63個,帶動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
長山鎮幸福村引進投資5200萬元、年產5000萬平方米瓦楞紙板(箱)加工項目,村集體提供土地、廠房等資產,企業負責生產設備和具體運營,去年村裡增收140萬元。十四井村投資近千萬元,建設冷庫項目,用土地托管種鮮食玉米4000畝,帶動村集體年增收350萬元。充分發揮與東北農大合作優勢,利用高校人纔、科技優勢,為村集體經濟壯大提供人纔和智力支橕。目前,已確定四大板塊14個合作項目。四海店鎮在東北農業大學專家的指導下,組織5個村建藍靛果種植基地150畝,發展藍靛果產業,兩年後可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200萬元以上。成立大米加工產業協會、大鵝產業聯合黨委等行業組織,幫助村集體、農戶、經營主體與企業簽訂大米訂單1800畝、大鵝訂單45萬只。
規范管理強保障
綏棱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選硬人、建梯隊、強機制,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著眼解決村級發展後繼乏人問題,建立村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用機制,把奉獻意識強、帶富能力強的『雙強型』能人選入村級帶頭人隊伍,並創造條件給待遇,充分調動積極性。目前,全縣76個村黨組織書記中,各類致富帶頭人佔90%。實行村乾部結構化補貼績效考核激勵,每年召開農業農村工作現場會,采取經驗交流、現場觀摩等形式,推動基層黨組織比學趕超、爭先創優。
通過規范管理,在『三資』上挖潛增收,杜絕跑冒滴漏。集中縣鄉村三級力量開展『清化收』,三年來,累計清理合同1552份,清出土地資源近2.6萬畝,拉動村集體增收922萬元。
泥爾河鄉衛星村利用老村委會投資42萬元,建設黏豆包廠,拉動村集體年均增收34萬元。長山鎮十部村利用閑置村集體建設用地,投資160萬元建設大豆精選項目,拉動村集體年均增收20萬元。結合『清廉農村』建設,不斷規范基層權力運行,建立臺賬管理、資產評估、租賃發包以及資源拍賣、合同管理等制度,推進村級『三務』公開,實行『碼上公開』,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資源效益最大化。全縣76個行政村全部開通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年初至今,受理交易項目2511個,交易金額995萬元,拉動村集體增收95萬元。
綏棱把村集體及其領辦創辦的經濟實體作為各級財政發展類資金項目的承接主體,通過政策扶持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建設5個『千畝示范方』、20個『百畝攻關田』,500萬元的項目資金93%投放到集體領辦的合作組織。年初利用1964.5萬元銜接資金,為27個村配套農機具110臺(套)。根據各村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項目。三年來累計投資6000萬元,建設冷庫、智能溫室大棚、醬菜、酸菜、乾菜、黑蒜和鮮食玉米加工等各類項目25個,帶動村集體增收800多萬元。四海店鎮半截河村在前期投入300萬元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資金的基礎上,今年又爭取試點獎勵補助資金100萬元,重點用於山特產品加工項目建設,將有力助推『四海山甄』品牌打造,拉動村集體增收。
下一步,該縣將突出經營鄉村理念,進一步鞏固拓展以村集體為主的土地托管工作成果,努力做好要素保障,不斷推動村集體持續增收,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