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元宵燈會真熱鬧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3-04 字體:

伊彬
 

  家鄉有個百年老俗,每到元宵節這一天,連五村的人們都要聯合舉辦燈會,每個村的燈舞隊都獻上拿手絕活。會場一般設在中心村,有時各村也輪流坐莊,不管在哪裡舉辦,都是很方便的事。因為連五村有的只隔一道土崗,有的只距一片水塘,最遠的也不過二裡地。從我記事起,連五村都在元宵節晚間舉辦燈會大賽,每個村出一個燈舞隊,有舞龍燈隊、高蹺燈隊、旱船燈隊、秧歌燈隊。燈會上舞隊先亮絕活,評出狀元隊,然後再走村串隊耍起來,舞起來,一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串串燈火飛騰,束束光線閃爍,讓人們眼花繚亂,狂跳不已,整個連五村紅紅火火熱鬧起來。

  今年春節一過,我攜妻帶兒趕赴老家。這次奔家一大半就是為了看故鄉燈會。

  元宵節這天,夜幕剛剛降臨,明月便冉冉昇起。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投入節日的喜慶之中。整個村裡村外頓時蠟燭燈盞連成一片。大人孩子手提各式各樣的燈籠,人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在紅燈籠的映襯下顯得紅光滿面,孩子的臉像苹果,老人的臉似菊花,一路興奮地說著嘮著,來到上演燈會的場院。

  這時整個場院早已人山人海,場院四周架起四盞碘鎢燈,把整個場地照得如同白晝,再加上每人手中提的小燈籠,整個場院成了燈籠的海洋。在暮色晚風中,搖曳在空中的燈籠一會兒像錚亮的星辰,一會兒又像是向人眨眼,讓人感到是那樣的溫馨愉悅。

  隨著主持人的一聲令下,燈舞隊比賽開始。首先上場的是龍燈舞隊。只見龍燈足有30米長,柳斗那般粗。龍身用竹皮紮制,外面蒙著透明的薄紗,再刷上一層防燃膠,裡邊點燃著大號蠟燭。再看那龍頭仰頸抖須,威武雄壯。特意用燈泡制作的龍眼,通上電以後,更是晶瑩透亮,熠熠生輝。龍體下每隔兩米設一個舞柱,耍龍人手擎舞柱,一律穿著彩色舞衣。伴著激越的鑼鼓聲,巨龍在上下飛舞,左右跳躍。這會兒龍頭高躥雲天,那會兒龍尾匍匐在地,彎彎曲曲,左搖右擺,煞是好看,不斷贏得喝彩聲。

  接下來是高蹺舞隊表演。舞隊的人一律踩著2尺高的蹺凳,隨意跳躍。踩高蹺者一會兒跳躍一長條凳,叫做『鯉魚跳龍門』;一會兒又穿越一片沙池,叫做『蛟龍過沙灘』;一會兒又從一張八仙桌躍到另一個八仙桌上,叫做『猛虎穿山澗』。這驚險刺激的跳躍動作,把觀眾驚出一身冷汗,表演者卻是瀟灑自如,喜形於色。

  再接下來是旱船舞隊表演。每個舞者都站立於舟船之中,船是用竹條紮起的橢型圓圈,四周掛上彩綢,最絕的是在船頭高懸起一座燈盞,燈碗裡盛滿燃油,點燃著一個粗粗的油稔子,無論舞者如何翻轉跳躍,燈碗中的油都不能灑落半滴。只見那小船剎那間躍上浪尖,瞬時間又躍入谷底,燈盞都是平衡不晃,火苗依舊熊熊燃燒,博得人們陣陣喝彩。

  最後上場表演的是秧歌舞隊。舞者手持一個燈盞,有的是燈籠,有的是火把,無論是燈籠還是火把,都舞得出神如化,像一條火龍纏繞在身上。他們編演的舞蹈《迎親》,通過一對老夫妻娶兒媳的場景,把人們歡悅心理表現得惟妙惟肖,又幽默詼諧,更顯得火爆熱鬧。

  已經鬧騰到深夜,村裡的街道上,村外的大路上,依然星火不斷,明燈飛竄,讓人深深感受到『天上群星閃爍,地上燈火通明』。人們在紅彤彤的燈火中,企盼著歡樂,企盼著幸福,也企盼著又一個火紅的豐收年。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