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麗燕
收到從遠方寄來的快遞,除了幾份樣刊,竟還有幾張明信片。明信片上素淨淡雅的圖案,詩意唯美的句子,瞬間就融化了有些僵硬枯澀的心。
小小的明信片,在生命裡,如花盛開。
二十餘年前,在村裡讀小學。一次期中考試,取得了優異成績的我,有幸從老師手中接過一張明信片,那是一張面值兩元的明信片,正面是天藍的底色,上面是一支正在燃燒的紅紅的蠟燭。雖是一張紙,於一個生長在貧困之家的十歲的孩子,不啻於一份貴重的禮物。我把這張憑借努力得來的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插在家裡的相框上,每天出來進去,只要朝牆上看去,心底頓時就多了力量和底氣。
多年之後,讀到聞一多的《紅燭》,詩中有兩句『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纔明白了老師當年的期望、勉勵和囑托。多年後,我亦做起了紅燭般的事業,當我與一群青春正好的少年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游弋之時,又總在不經意間想起老師送給我的那張明信片,還有明信片上燃燒的紅燭。
小學畢業,同學們互贈禮物,送的最多的就是明信片。那時的明信片,郵局售賣,文化用品店也賣。一包十張,有人物圖案、花卉圖案、建築圖案等,可供選擇的餘地較大。還記得我們這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在明信片上寫下的臨別贈言:『學習是燈,努力是油。要想燈亮,必須加油。』雖然缺少了文藝范兒,但勵志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偉大詩人的名言,也曾虜獲了少年的心。我給同學的明信片上寫的是『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其實連我自己,當時都弄不明白這句話的內涵。
中學,我遇到了生命中的好老師。他們不僅關心我的學習,還關心我的生活。數學老師為我買圓規,英語老師送給我衣服,語文老師塞給我零花錢……他們點滴的關愛化作寒夜裡點點星火,照亮了我更溫暖了我。有一年元旦前夕,我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買了一包明信片。很多個夜晚,就著教室裡昏暗的燈光,一筆一劃,寫下對老師們的感謝和祝福。我知道,相比他們給予我的一切,我回贈給他們的,實在微不足道。但,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我用小小的明信片,回應那份質朴的善良。
後來,我長大了,到更遠的地方讀書。生活條件也漸漸好起來了。有了公用電話,有了移動設備,有了QQ,有了微博……明信片,慢慢地隱退在時光之後,歲月深處。
工作後,得閑出去走走。在海邊小鎮的街上,看到花花綠綠的明信片,霎時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欣喜。毫不猶豫地買了好幾沓,想作為一份薄禮,送給體己的幾個朋友。
如今,微信幾乎是通訊的全部,明信片,這個承載著光陰故事與情感記憶的物什,似乎已被忘卻。但,貼心的報社,有情懷的編輯老師,用一張張明信片,默默地傳遞著美好的祝福。而我,有幸在這份祝福裡,重溫那些與明信片有關的過往。
小小的明信片上,全是暖暖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