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波
陽光明媚的周末,驅車直奔茶鄉。茶鄉山清水秀,茶鋪挨茶鋪,茗香四處流淌。采茶如采春,自己動手挑揀、炒制最新鮮、最生態的新茶,品味一番樂趣,感悟一種朴素的茶味人生:『生在山裡,死在鍋裡,埋在罐裡,活在杯裡。』
作為愛茶之人,我更看重『活在杯裡』。茶與水相遇,便是生命的復活,芽葉舒展,綠意盎然,鮮嫩得如同枝頭再生。讓心沈浸在茶香之中,且品且悟:水乃茶之魂!
記得兒時,家中四合院裡有一口井,水質清冽甘甜。泡上一杯茶,只需少量茶葉,便香氣四溢,其味渾然天成,讓人平靜,讓人舒心。後來,總覺得水中有點什麼異味,於是多加點茶葉來避味,結果茶葉越加越多,從大家都愛喝的『淡茶溫飲最養人』的清茶變成父親提神醒腦的濃濃『加班茶』。水質變了,一杯茶已經飄不出生命的淡泊與寧靜。但是,茶又不得不喝,因為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茶遇水是緣,不管是用井水,還是自來水,或是桶裝水,沸水一泡,茶水相逢,沈沈浮浮,人生如茶,韶華似水。《紅樓夢》中妙玉對茶的解讀最令人刻骨銘心: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牛飲也好,細品也罷,只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需求。不過,妙玉用五年前的雪水沏茶,這讓我實在不敢苟同,水是生命之源,貴在活,埋了五年的一壇死水,還能喝出春天的味道嗎?
其實,雪水泡茶,古人格外推崇,認為來自天上,潔白晶瑩,用來煎茶,一是取其甘甜,一是取其清冷,可謂:『雪水烹茶天上味』。不過,如今大氣污染,雪水烹茶已是一種奢望。『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何窺其體』。好茶還需好水配,無論是『虎跑水,龍井茶』,還是『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水簡直就是茶的靈魂。
最近,常去一家茶坊品茗。老板說,如果沒有這泉水坐鎮,我都不好意思收茶錢!要說這個水真有點意思,貴不用說,且市面上買不到,飢餓營銷的策略讓它在茶客中徹底高端起來。水確實是好水,源自附近的一眼山泉,激發的茶味清香飄逸。慢慢細品用此水烹的各種名茶,猶如做了一場場山水相逢的夢,夢醒了,脣齒還留香,吐氣還如蘭。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這樣的時光,很享受,就像魯迅先生的體會:『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水之韻在於淨,可淨心;茶之韻在於清,可清心。一水,一茶,一禪心,這是一種平和淡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