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06 字體:

□  全媒體記者  李欣楊

  金色麥浪在微風中起伏,農人們在現代化的田間揮舞汗水,綏化大地的豐收景象如詩如畫。『十四五』期間,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我省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目標,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以多種糧種好糧為頭等大事,『壓艙石』更加穩固堅實。我市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紮實推進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和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昇行動,推廣大壟密植、一噴多促、水肥一體化等增產模式,『十四五』期間,高標准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近百個,引導形成一批具有現代化生產水平的糧食生產基地,10個縣(市區)全部被評為國家產糧大縣、全國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昇整建制推進縣。2024年全市糧食產量實現『二十一連豐』,總產達到241.15億斤,比2020年增加19.52億斤;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到879.22斤/畝,比2020年增加71.7斤/畝,糧食單產位居全省第一。

  在糧倉豐盈的基石上,防返貧的『安全網』被織得愈發密實。山鄉小徑旁,合作社的廠房機聲轟鳴,脫貧戶的臉上揚起自信的笑容。我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同時大力推進精准幫扶、造血式幫扶,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十四五』期間,全市共形成853個幫扶項目資產,帶動全市10.26萬戶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穩定增收;全力推進穩崗就業,脫貧人口累計務工就業28.9萬人次,脫貧人口人均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

  持續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全鏈協同不斷昇級。打造玉米、水稻、大豆、肉類、乳品5大重點產業集群,突出建設鮮食玉米、蔬菜、中藥材、冷水魚、預制菜、鵝、漢麻和飼料8個特色產業集群,『5+8』產業集群如交響樂般奏響未來。2024年,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06家、規上農產品營收達到604.5億元,分別比2020年增加104家、185.4億元。2024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1.72,比2020年提高了1.2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81.3%,位列全省第一。全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連續兩年在我市召開。

  穩妥有序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內生活力蓬勃湧動。我市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建設,『十四五』期間出臺了《綏化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制度》《綏化市加強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制憑證(白條)票據管理的意見》,全市10個縣(市、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全部開通,與省實現互聯互通,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和項目招投標『應納盡納』。大力開展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十四五』期間全市土地托管面積發展到1805萬畝,讓小農戶搭上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2024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關,達到20379元,比2020年增長22.6%。

  宜居畫卷在綠意中鋪陳,和美鄉村的炊煙裡彌漫幸福滋味。我市深入實施『十村精品、百村示范、千村創建』行動,建成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精品村10個、省級龍江民居試點村5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海倫國家級『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試驗項目全面建成、海倫長慶村被評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零碳村鎮、慶安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示范縣、綏棱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村道整潔、院落雅致,鄉村不再僅是生存之地,更是詩意棲所。

  從糧食增產到產業躍昇,從改革破冰到生活煥新,每一步都是『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響亮的宣言。回眸過去,鄉村振興的畫卷徐徐展開,眺望未來,這片黑土地上正續寫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答卷。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