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古人過元旦

來源:綏化日報 2023-12-29 字體:

尚慶海
 

  中國的元旦起源於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又稱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古今往來,文人墨客曾以『元旦』為題,抒情感懷,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形象傳神地描述了古人過春節時的歡樂氣氛和濃厚的生活氣息:爆竹聲聲送走了舊年,飲著屠蘇美酒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來臨。初昇的太陽冉冉昇起,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懮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的《田甲元日》通過描寫與耕夫和牧童一起勞作的場景,很深刻地表露了詩人對農事的重視和鄉土的愛戀,詩中沒有狀寫辭舊迎新的熱鬧,也沒有抒發節日思親的情感,而將自身恬淡、愜意的情趣融入節日氣氛之中,呈現出一種田園生活的和諧之美,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宋代詩人葉顒的《已酉新正》寫了新春期間,梅花、柳樹展現新的姿容,無風無霜春意盎然,一片祥和景象,人們因過節高興飲了屠蘇美酒,歡快笑聲響徹雲霄的喜慶氣氛。

  『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春風回笑語,雲氣卜豐穰。柏酒何勞勸,心平壽自長。』宋代詩人宋伯仁的《歲旦》寫了春節無賀客上門,早早起來過著一如往常的日子,字裡行間無不表露出詩人知足常樂、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已酉元旦》這首詩生活情趣濃郁,意境積極向上,遣詞通俗易懂,一句『椒酒過花斜』妙趣橫生。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奉母猶欣餐有肉,佔年更喜夢維魚。釣簾欲迎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清代詩壇的盟主之一、著名詩人錢謙益的《丁卯元日》寫詩人隱居閑適的生活狀態:有幼子陪伴,能侍奉老母,還有肉吃。閑暇和鄰居聚一聚,樂一樂,再也懶得寫書立說,拋卻那些功名利祿,就不會有俗務之事來打擾,生活優哉游哉,恬然自得。詩人的這種閑適的生活是現代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狀態,可是又有幾個人真能捨棄名利,耐得住寂寞?

  元旦佳節,徜徉在古詩裡感受古人過元旦,別有一番滋味。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