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秀莉
我喜歡夜讀。『古人盡向塵中遠,白日耕田夜讀書。』是我向往的生活。
夜深人靜,天地陷入沈默,窗外是濃得化不開的黑。小屋內,一盞秋燈,一杯清茶,一本喜愛的書。夜讀,給了我安定且溫暖的力量。
我喜歡夜讀,所以對夜讀的書極為挑剔。在我看來,熱鬧繁華的文字應匹配白日的喧囂,驚險刺激的故事更應與人共享,公文報告最好配一杯早八點的濃咖。夜讀,享受的是靜,是美,是獨,是心的安寧,情感的共鳴,精神的滿足。
翻開案前的書,沈從文筆下的湘西美景讓人沈醉,船家女翠翠那純純的愛情又讓人心疼。林語堂莊諧並用、私房娓語式的閑適筆調讓人心情愉悅。林清玄唯美又富有哲理的文字無數次治愈了我。汪曾祺說要用美食感悟生活,生活要靠慢煮,纔能品味其中酸甜苦辣!餘光中的鄉愁讓離家多年的我一次次共情。
有人說夜讀會有些孤獨,可尼采不是有句話嗎?『要不孤獨,要不庸俗』。正是這份孤獨,讓我可以靜靜地思考。在我看來,夜讀的每一晚,都是在沈淀人生,充實生命。我對人生的很多困惑,都在夜讀中找到了答案。
夜讀蘇軾,看他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一蓑煙雨任平生』是生活態度,也是人生哲學。我試著把工作的變化當成是磨煉,坦然面對,努力成長。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風雨過後真的有彩虹,在經歷了多輪調整之後,領導覺得我尚算可造之材,委以重任。我的人生突然迎來了高光時刻,身邊自然少不了奉承與掌聲,一身傲氣油然而生。夜讀《傳習錄》,『人生大病,只一傲字。』王陽明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我學著低調謙卑、與人為善,工作上如魚得水,這算是夜讀帶給我的運氣吧。
日前,讀了明代大畫家、書法家唐寅題為『夜讀』的詩: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唐寅夜讀追求的是『腰帶幾時黃』,而夜讀於我從來都不單單是為了功名利祿,我在書中追尋前輩與古人的足跡,因為我仰慕他們的學識與精神。在夜的深沈裡,跨越時空,與古今賢哲,靜靜交談,共同思索,一起尋找面對生命的態度,這纔是我夜讀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