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富祥詩集《越過夏天的地界》
施遠方
王富祥的生態詩歌書寫的對象很廣,既書寫山、河、湖、海、林、草等事物,也有書寫生態農業的詩作,這是他生態詩歌的『主乾』『主流』,但他的一些詩作雖未直接書寫上述內容,然詩歌呈現出的生態的生活、生態的生命狀態,其魅力絲毫不遜色於『主乾』『主流』。甚至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些岔枝、支流,使得他的生態詩歌更繁茂、更廣闊。
關注生活和生命的狀態,是文學的文化使命,也是生態詩歌創作應有的態度。生態的生活和生態的生命,是人類在內的萬物共同的追求。《覆蓋》《父親的晚年》《苦瓜開花結果》《周末》《把樹修剪成該有的樣子》《晨掃》《拔牙》《茶敘》《放蜂人轉場》《謝謝春雷》《品茶》《蒲公英》《向日葵》《兩只麻雀的愛情》《我相信了春風》《養蜂人》《黃山松》《門源油菜花季》《在插箭臺觀日出》《豬圈咖啡》《南方的雪》等詩歌作品,都有著這樣的文化觀照。
《覆蓋》一詩共10行,第一節4行,『綠色覆蓋了長過凍瘡的土地/綠色覆蓋了我的視線/綠色覆蓋了春天/綠色覆蓋了綠色』,4個覆蓋形成的排比勢大力沈,把大地返青寫得蔚為壯觀。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詩人所要表達的內核是什麼。第二節的6行,詩人揭開了謎底,『土地大面積返青了/父親還在田坎和邊角種包谷/父親不會讓每一寸土地荒蕪/父親的每一個日子都沒有空白/父親不希望秋天歉收/重復地在田坎和邊角覆蓋汗水』。那麼多的覆蓋,沒有覆蓋住父親的心思,他要向秋天、向大地索要豐收。很顯然,這與少數人所認同的生態詩歌有著很大差距,父親這是在過度墾殖、透支土地。然而,自古以來以勤勞自居的中國農民、中華民族的生活狀態不就是如此的嗎?所有田坎、邊角,都被利用到了極致。沒有這樣的向大地索食,又如何能喂養出五千年文明呢?中華文明是建立在農耕文化基礎上的,這首詩無疑與歌頌勞動有關,而作為被歌頌對象的我們的父輩們、先祖們,他們似乎成了被生態文明所抨擊的對象。這種悖論對衝的結果,就形成這首小詩的文化關注——對人類生活與生態文明相悖相克的關注。詩人沒有對比作結,因為結論是蒼白的。而滿紙的生活氣息,父親、包谷與周圍環境結成的生命共同體,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周末》《茶敘》《蒲公英》和《拔牙》《苦瓜開花結果》等幾首詩,也是生活氣息非常強烈的詩歌。無煙火,不人間,生態詩歌與生活並無抵牾的理念,在這些詩歌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陽光虛胖/肉肉地趴在窗臺上』(《周末》)把詩人周末慵懶的生活狀態轉借給陽光,溫馨、緩慢的生活節奏,生命的松弛狀態、滿足感,就躍然紙上了。『把一些發酵過的往事拿出來浸泡/又慢慢品。個中滋味,都在舌尖定位//有些話說著說著就沒味了/這茶也是。浸泡過多次後/就只有水的味道了。其實味蕾也知道/誰最初是沒有味道的』(《茶敘》),品茶,詩人品出了人生之味,也品出了生命之味。作為品味的對象,茶葉這一主體的生命狀態也是我們不得不留意的,我們對茶的愛、對茶的『浸泡』,是否也是對大自然過度地索取和摧殘呢?《蒲公英》這首詩,通過對『最初』(青少年)、『後來』(初為人父)、『最後』(中年後)三個時間段詩人對蒲公英的處置,寫出了人在一生中對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需求,從精神食糧到生活用品、治病之藥,這種各取所需的處置方式,很有生活化和戲劇性。然而從詩人的詩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對大自然的依賴是從始至終的,不論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無法與之撇開關系。可以說,詩人已經將精神的生態和自然的生態融為一體了。
《拔牙》中,詩人寫到自己將發炎拔下來的兩顆盡頭牙扔到了自家屋檐上,『讓它與日曬雨淋交換呼吸/如果以後遇到什麼極端氣候,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借屋檐兩塊『能夠咀嚼骨頭的骨頭』應對極端氣候,詩人的想像新奇而遒勁有力。細思之,這是詩人與自然合體共同進退的心靈寫照。人類的盡頭牙其實已經嚴重退化了,拔下來之後更是毫無用處了,沒想到,詩人居然讓它又活了一次。對病痛的妥協,並不妨礙我們給生活幽個默。這也算是無用之物的物盡其用吧。
《苦瓜開花結果》中詩人寫到:『最美好的年華,你結出的是苦果/只有蛙鳴,為你的青春/朗誦,一遍又一遍地朗誦』。苦瓜在詩人前文的詩寫中是丑陋而卑微的,但此3行一出,完美昇華了苦瓜的內美,詩人對大多數人都不太喜歡的苦瓜高度贊頌,寫出了朴素的眾生平等的生命觀。結句,詩人還善意地寫到,『把你的下輩子種在甜瓜地旁/下輩子仍然苦但可以與甜瓜為鄰』,這就是所謂美美與共吧,苦瓜與甜瓜可以共享生存空間,烏鴉和孔雀能夠共棲詩意大地,所有生命可以和諧共生,這不正是生命本應擁有的狀態和我們對一切生命體應有的態度嗎?
類似的詩篇還有很多,不再牘舉贅論。總之,這些詩篇是王富祥對生態詩歌的重要文本貢獻,他以入微的觀察、精細的詩寫、詩意的表達,用直達生活現場的煙火氣直抵生命內核,帶給了讀者更多的啟迪和思考,有力地拓展了生態詩歌的場域,讓我看到了生態詩歌更多的可能性。
2023.8.16 昆明

施遠方,本名吳勇聰,系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中國邊防警察》《星星詩刊》《邊疆文學》《滇池》《四川作家》《讀者報》《雲南日報》《都市時報》《中國詩人》等刊物發表各類文學作品200餘萬字,出版有《路過歲月》《節氣裡的中國》等文集。

王富祥,四川都江堰市人。曾在《詩刊》《星星》《詩歌月刊》《綠風》《散文詩》《四川文學》《廣西文學》《青年作家》等報刊發表詩歌,有詩作收入二十餘種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