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端午的思念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6-21 字體:

姜國建
 

  『五月五,過端陽,粽子鴨蛋擺滿堂。五色線,佩香囊,艾草菖蒲掛門旁。劃龍舟,浴蘭湯,一年四季保安康……』童謠聲聲中,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不禁想起兒時和母親一起包粽子時的融融親情、幸福場景……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會跟母親去摘葦葉。村後有條小河,成片的蘆葦繁茂地生長在溪流邊。人一到,驚起幾只野雁,『嘎、嘎……』鳴叫著,撲棱棱飛向天邊。新鮮的葦葉碧綠、清香,摘些放進竹籃裡,在清澈的小溪裡洗了,拿回去備用。我愛吃咸粽,母親取下灶臺上方掛著的老臘肉,刮洗後切成棗子大小,放在盤中。

       下午,院裡微風浮動,石榴花紅得耀眼,棗花也開了,細細密密,滿院飄香。母親把桌子搬到石榴樹下,開始包粽子。我和妹妹圍坐桌子旁,只見母親取兩片綠油油的葦葉,旋轉繞成喇叭狀,將泡好的糯米、紅豆、花生、大棗、臘肉等分別放入粽葉裡,裹好,用一根細線繩纏繞,捆紮,最後用牙輕輕咬斷線繩兒,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妹妹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包,但總是歪歪扭扭不成型,母親看了笑著說,誰包的誰吃哦。還給我們出謎,說猜對有獎:『三角四棱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寬帶解衣裳。』機靈的小妹妹手托腮幫,歪著腦袋,眼珠子滴溜溜轉動,目光落在母親包好的粽子上,脫口而出:『粽子!』母親拿出香囊,獎勵給她。然後又問,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為了紀念屈原,我昨兒問過爹了。』我脫口而出。母親也給我一個香囊。接著又講起愛國詩人屈原寧死不屈投汨羅江的故事。

       晚飯後,母親把粽子放入鍋內,說要煮兩三個時辰,再燜一夜,端午節早上吃,正好。我和妹妹圍著灶臺不時打望。實在熬不住了,在陣陣粽香中,流著口水,甜甜睡去。

       第二天清晨,母親把五色線系在我和妹妹的手腕、腳腕和脖子上,眉間涂上雄黃酒。父親也早早起床,把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又往角角落落灑些雄黃酒。然後把剛割回的新鮮艾草、菖蒲,一把把紮好,掛在門邊。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粽子,品鴨蛋,沈浸在艾香、粽香裡。

       光陰流轉,草木榮枯。今又端午,而父母都已仙逝,再沒人陪我摘葦葉、包粽子、戴香囊、猜謎語了。鄉愁悠悠,幾多思緒在心頭……

        一片艾葉,滲透著芬芳的親情,一個粽子,裹滿了生活的甜蜜,汨羅江中,一個民族的愛國情結在沸騰。『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軟糯香甜的粽子滋養的筋骨,在一杯酒或一抔土前,訴說著柔軟的思念,回味著濃濃親情。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