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原名劉長江,1968年生,中國作協會員,1986年開始在《散文》《飛天》《延河》《朔方》《青海湖》《兒童文學》《作品》《人民文學》《青年文學》《中國作家》《星星》《詩刊》《漢詩》《草堂》《詩選刊》《散文選刊》等百餘家報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二百餘篇作品曾入選近百種詩文選集和年度選本,多次獲獎,出版詩集《小米詩選》《十年詩選》。
西瓜
刀尖像手指
剛找到肚臍
西瓜就迫不及待地
『呀』一聲
打開了自己
那一聲『呀』
只有一個字
那麼輕
還拽著尾音
像驚呼
又似乎透露了,滿心的歡喜
愣神的瞬間
被打開的喜悅
似已讓我
措手不及
野草莓
需悠哉悠哉牽著孫兒去郊外摘
最近三年,每年至少去了一次了
需給孫兒講明白,野草莓有兩種
紅色的像心,白色的像頑皮的小孩兒
爬上了最危險的枝
需監督著孫兒摘草莓,吃草莓
而不是由我摘給他
他如果喂一顆到爺爺嘴邊來
我也想嘗嘗五十年前的那種滋味兒
需在回家時又路過
仍在街頭賣草莓的那個鄉下老奶奶
需用驕傲的眼神告訴她
我們不用花錢買
需讓孫兒知道,這不是錢的事兒
需讓孫兒也知道,有一些東西
花再多的錢也是買不回來的
比如手指觸碰到草莓時的,那種喜悅
河
爬上山頂向下望
我又看清了那條生活在我身邊的
被橋鎖了一輩子的河
那河過幾年就會扭一下身子
為了換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
為了被看上去輕飄飄的橋
鎖死
浪花
江水暗自湧流
偶有不辨身份的小浪花
不經意間
『唰啦』一下
不經意間
又『唰啦』了一下
回頭看時
已找不到蹤影了
江面上
到處都是孕育著波浪又自動熨平的
水的小情緒
都被這條江靜靜牽走了
不仔細看看
就仿佛它們從來也沒有發生過
早課
早晨起床
第一眼就看見了餐桌上的早餐
一碗豆漿
用一只搪瓷盤子,蓋著
旁邊盤子裡是
剛蒸的蔬菜包子,也是熱的
這是妻子每天早晨的功課
但早餐,一天和另一天,卻不那麼一樣
我也是坐在桌邊纔切實感受到
我又一次,活過來了
我知道
普通的、賺來的一天
早餐似的,又端在了我面前
小路
有條小路
只二三人,偶爾會走走
從來不是結伴走。是
其中的一個,獨自走了走
另一個人再走時
可能已隔了五日七日,或更久了
有人會走走,說明它還是
有存在的必要的
荒草會慢慢腐蝕它,但荒草一下子
還啃不掉這根老骨頭
它把自己頑強成
一條殘路了,卻也還是路
偶爾還有人
在幾乎要忘了它時
又不得不用腳拔開荒草
再走一次
土豆
土豆皮上包滿了土
是出生時,這世界,給它的關懷
土比紙還薄,薄薄一層
土只有皮膚那樣圓滿而又無微不至的
薄薄一層
多餘的土在奔向廚房的過程中
被旅途或歲月悄悄磨掉了
剜掉土豆想生育的腹部
削掉土豆的皮膚
就只剩下白白的肉了
塵世走一遭
沾了一身土
現在
土豆又是乾乾淨淨無牽無念的樣子
脫掉欲望、關懷
和歲月
土豆就只有肉了
洗洗就可以下鍋了
樹的腳
清晨有人
悄悄端來滿盈的一盆
沒有驚喜的天空
林子裡有很多樹
樹一生下來就把自己的腳全都埋葬了
幾十年過去,幾百年過去
還是沒有一個考古工作者
將它們發掘出來
陽光派出一股股小溪流
從枝葉間擠下來
每天都要不死心地再找那些腳
但沒有找到
鵝卵石
濤聲愈走愈不見
濤聲在耳畔
天推高
地推遠
從流水中走出來,停在了岸灘
每一塊鵝卵石裡
都揣著一顆死了很多年的心
濃霧
霧從天上
滲到了山頂
霧從山頂
滲到了山腰
霧從山腰
向山腳逼近
仿佛霧纔是實實在在的
是那張宣紙
仿佛山是虛的
是一坨坨洇開的墨痕
仿佛我站在一幅水墨中
先是頭臉
然後是心
輕輕地驚呼
慢慢纔看清
盛宴
杯
盤
碗
上桌前都是端莊的
是靜若處子淑女范兒的
觥籌交錯間
推杯換盞後
空杯
空盤
空碗
都有點兒不知所措
像棄婦
銀杏
像不諳世事的富家浪蕩子
只一夜就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金幣
它已經一無所有了
除了空空的自己
它終於一身輕松了
每一根枝條
都不受遮蔽,無拘地呼吸
秋雨
散漫秋雨
落在窗外
窗外全是靜物——
做夢的私家車
淚濕的樓房
思考的樹
狹窄的空曠
毛玻璃的水泥地面,不動聲色反對光
反對著這場雨
雨仍落得漫不經心的
想停,又想再下一會兒
像我站在窗前
欲言又止
漫步至郊外
此行隨意
隨心隨性
此行比黃昏略長
長出了縣城
但比一生短
只有不足十分鍾
此行也不如夜色把自己藏得那麼深
此行多觀望
事事不躬親
此行順著河的方向走
邀風亦搖風
此行非關國是,無礙於命運
此行
想走可以接著走
想回也可即轉身
但我突然瞥見了
路邊一朵瘦野花
不由低頭仔細看
在天黑前
它努力睜大了長滿絨毛的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