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遠逝的炊煙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3-27 字體:

熊興國
 

  裊裊的炊煙剛從屋頂爬起,便被趕來的輕風抓了個正著,或東拉,或西扯,但好像怎麼也拽不動,炊煙的尾巴還是緊緊抓著屋頂,久久不肯離去。輕風好像有了新主意,一時從四面趕來,准備把炊煙連根拔起,但好像效果也不理想,因為除了少數被輕輕拔起,大多炊煙還是穩穩盤在屋頂上。

  因為炊煙老不散去,我曾問過父親,父親的回答是有靈性。有靈性?我將信將疑,見過動物有靈性的,還沒聽過炊煙也有靈性。顯然父親看出了我的疑惑,便往屋頂盤著的炊煙指了指:你看,它們是不是躲進了瓦縫裡?躲進瓦縫?我伸長脖子,認真望去,是哦,好像確實有那麼點意思。原本快被抓走的炊煙,經輕風一吹,好像又重新鑽進了瓦縫裡,或竄到屋檐下。

  看我理解了炊煙的『靈性』,父親便接著給我講炊煙的『團結』。比如風為什麼吹不走炊煙,因為風小,不團結。『你看,東一丁西一點的,能成什麼氣候。』父親說:『炊煙多團結,它們肩並肩手拉手,連成一片,風想一下吹散它,可不容易』。說的時候父親激情滿滿,像一個老者,教人新知,育人道理,又像個僅懂點生活的人自賣自誇。

  父親還想繼續賣弄下去,不過很快就聞到了炒菜的香味和母親的聲音,便不得不停下來,然後把我從屋外的那棵老柿子樹上抱下來,最後迎著母親的聲音和菜香味奔去,這便是我幼時對炊煙特別的記憶。

  後來我漸漸長大,雖然沒有對炊煙再細細觀察,父親也沒有給我繼續講『大道理』,但對炊煙的概念,還是有著深深的記憶。

  春天的炊煙最美,山腳下的村莊,太陽得越過山頂,爬過田埂,走過院牆,纔慢慢照進院子和屋頂上來。所以早晨的炊煙,裊裊,繚繞,伴著春天獨有的霧氣,特別漂亮。遠遠望去,就如一顆美麗的珍珠,朦朧而又充滿神秘感,那薄薄的面紗,瞬時讓整個山村充滿詩情和畫意。

  隨著太陽的昇高,炊煙也變得絢爛起來。它們開始起舞,在陽光下劃出五彩的斑斕,或消失在晨霧間,或隨著陽光散落人間。就連一向『狡黠』,或躲在瓦縫裡,或藏在草屋下的炊煙也昇騰起來,幻化成無數美麗的斑點,飄向那湛藍的天空。

  那年月的人們,少有鍾表,所以外出勞作的農人,多喜歡看炊煙。遠遠看去,若是炊煙昇起,很濃厚,那是剛生火,最多纔煮飯;若是炊煙變淡,那應該是炒菜了;等炊煙散盡,那肯定菜飯都熟了。所以那時鄉下流行一句話:飯不飯,看煙散。大意是想回家吃飯,那等屋頂的炊煙散去,就可以回來了。

  雖然很俗套,但卻是老百姓們長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從側面反映了農人們的忙碌和時間寶貴。尤其在農忙的季節裡,時間很珍貴,一刻都耽誤不得,所以炊煙便成了當時最好的『時間』。

  前些時日回了趟村裡,走走親戚串串朋友,當然也算感受一下當年的煙火氣,不過卻沒見到裊裊的炊煙。現在大多人家都改用了電,或是氣,就算有一兩家還燒點柴火,但炊煙卻不肯盤著屋頂而直接離去。失去了炊煙的村子,好像也失去了曾經的靈氣和詩情畫意,變得乾脆直接,甚至有點赤裸。

  遠去的炊煙,也帶去了遠去的思念。曾經那些柔和的,溫馨的,充滿詩情畫意的人、事、物,也隨著遠逝的炊煙,一去不復返。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