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這裡的大米為什麼這麼『香』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7-01 字體:

——中糧米業(綏化)有限公司傾心打造寒地黑土綠色大米紀實

全媒體記者 廉紅
 

  綏化米業成立於2009年11月,是中糧糧谷專業化平臺下屬大米加工廠之一,是中糧糧谷專業化平臺的全資子公司。項目總投資3.55億元,現有員工200餘人,佔地面積29.43萬平方米,擁有3條生產線,日處理稻谷1200噸,是全市第一家年加工水稻能力36萬噸的大型大米綜合加工基地。

  6月21日,記者走進位於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糧米業(綏化)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機聲轟鳴,生產正酣,陣陣米香撲鼻而來,一臺臺機器高速運轉,一袋袋地產大米從流水線上下來,帶著寒地黑土的氣息走向全國各地市場,為消費者餐桌送上健康安全營養的綏化味道。

  這裡的大米為什麼這麼『香』?

  香自寒地黑土天然滋養。中糧(綏化)米業地處中國寒地香米之鄉之稱的寒地黑土核心區域北林區,擁有悠久的稻米發展歷史,是全國糧食高產地區之一,小興安嶺餘脈與松嫩平原結合地帶,素有六河九岸之美譽。密布的河網、充沛的水源促使這裡形成了肥沃的衝積平原。幅員面積2756平方公裡,耕地面積324萬畝,水稻種植面積126萬畝。80%以上是黑土和草甸土,厚度達1.1米,且大部分土壤天然含硒。

  香自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中糧集團作為中國農糧行業領軍者,在種植技術上一貫要求嚴格,在種子處理、苗床管理、整地、插秧、田間管理等各種植環節都必須做到高標准、高質量。依據綠色食品相關種植管理規定准則,使用綠色肥料及農藥進行科學作業,利用科學的田間管理和有利的氣候條件,確保水稻質量。

  香自嚴謹紮實的過程把控。水稻入廠前,中糧(綏化)米業對水稻的米率、水分、腹白、病斑、長寬比、色澤、氣味等指標進行科學檢驗,經過檢驗指標合格,產品方可入場。倉儲環節采用目前最先進的立式混凝土筒倉進行低溫保管方式,專人專倉進行管理,保證水稻的鮮度及質量。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好的大米在加工過程中管控更是尤其重要。一味追求感觀過度加工,不但造成了糧食浪費,而且大米的營養都被加工損耗。因此,加工過程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遵照適度『輕輾輕拋』原則,拒絕過度加工,減少糧食損失,同時最大限度地留存了稻米的營養成分,維持原糧品質,做到『魚』和『熊掌』兼得。

  香自健全完善的追溯體系。綏化米業秉承中糧集團企業使命,以『從田間到餐桌,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為更多家庭帶來好產品』為己任,致力於為消費者的健康生活提供上乘的膳食保障。

  通過定期開展培訓演練,確保了從田間到餐桌實行全產業鏈管理,建立健全、有效、完整的可追溯體系,杜絕環節上的疏忽帶來的安全隱患,層層強化各環節的責任,實實在在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綏化米業堅守品牌形象與社會責任,守衛東北黑土地。在疫情防控中,多次為疫區輸送糧食物資,充分發揮了中糧維穩、保供、應急作用。黨員先鋒突擊隊,全體黨員、工會委員當先鋒、作表率、挺身而出,公司復工生產第一時間,帶頭返崗投入生產一線,個別員工由於道路遙遠,在惡劣的環境下,騎自行車3個小時來公司上班。全體員工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加工任務。同時開展公益活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綏化人民的歡迎。

  據介紹,中糧(綏化)米業建立了以『福臨門』系列『寒香米』『雪花飄香』『媽媽的飯香』為旗艦品牌,以『五湖』『東海明珠』等為中端品牌系列產品,暢銷全國31個省份。自成立以來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稻米加工園區』『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全省『安康杯』競賽活動獲優勝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今年,企業獲得全市『五一』勞動獎狀。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