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肇東促進玉米生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6-29 字體:

靠『譜』招商  按『圖』接力
肇東促進玉米生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東北網綏化6月29日訊 ( 高強 特約記者 霍永祥 ) 年初以來,肇東市以『能力作風建設年』為引領,牢牢扭住靠『譜』招商、按『圖』接力『牛鼻子』,下真功、出實招、求實效,既做優項目服務保障,又及時破解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確保項目推進到哪裡,優質營商環境就跟進到哪裡。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用項目發展之『進』橕起經濟發展之『穩』。

  肇東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是『粵黑合作』重點項目,也是全省百大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6.8億元,主要以生產核?、核?酸類產品為主。該項目於2020年9月正式建成並投入生產。像星湖科技這樣的大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肇東,其初衷就是發揮肇東豐富的玉米資源與星湖科技核心技術優勢,發展玉米精深加工產業。而這其中肇東市繪制的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圖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圍繞主鏈謀劃項目,瞄准高端靠『譜』招商,為企業發展『贏時間』。『這個圖板就是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的圖譜,以前在整個產業發展中,推進玉米產品向高精尖轉化、提昇產品附加值和價值鏈一直是玉米產業發展的短板,現在星湖科技發酵產業園項目的建成投產,強有力推動了玉米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有力促進了產業鏈的提檔昇級。』肇東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王立哲說。

  過硬的品質纔是市場的『敲門磚』,走進肇東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加工車間,一幅火熱的生產畫面映入眼簾,隨著一袋袋產品的打包裝運,也標志著企業訂單火爆和良好的銷售前景,也成為肇東打造營商環境『軟硬件』提昇的縮影。『我們員工正在操作的是呈味核?酸二鈉(IMP+GMP)的一個後處理工序,I+G產品是我們公司的主打產品,在2021年實現了達標達產,年產7700噸,這條生產線還有另外一種產品肌?酸二鈉(IMP),年產1650噸。』肇東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譽釗說。由於該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研發新產品,改進產品工藝,使產品在國內外得到認可,產品銷往全國市場以及東南亞和中亞等國家的海外市場。11年時間,肇東星湖公司經過三次技術改造、昇級和建設,現在年可『消化』玉米10萬噸,2021年實現產值、收入雙翻番。

  有了玉米產業鏈圖譜,按照『建鏈、強鏈、補鏈』的產業發展定位,肇東招商也就有了既定目標。肇東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林柏楊說,在招商服務中,肇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一年內帶隊7次拜訪星湖科技總部,站在企業的角度為企業排懮解難。各部門拿出『真金白銀』的新舉措,全面推廣『首席服務員』制度,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項目落地全程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全流程服務,真正解決了企業的煩心事,讓企業感受到政府部門的『誠意』。得益於肇東市委、市政府『面對面』招商,『手把手』指導,肇東星湖科技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於2019年6月簽約落地,9月份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投產,企業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雖然現在看著生產銷售紅紅火火,但是在建設初期,企業也有一些『心頭病』。

  『肇東昇級改造項目是在2019年9月份正式開始建設,在項目建設初期,當時建設地地勢比較低窪、水跟電都沒有通到,然後整個建設是比較困難,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用工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當時我們就想,水能通上,電能接上,設備能順利進廠,用工得到保障,企業能夠盡快投產建設,確保我們能夠盡快投產。』就在黃譽釗謀劃布局之際,肇東市營商服務專班來了,用惠企政策紅利,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星湖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建設初期面臨的問題,我們采取對癥下藥,精准服務,僅3天就協調自然資源局窗口解決了遺留土地產權問題,通過對接大廳電力窗口現場辦公,提前5天完成變電所建設,同時還投資1180萬元建設水源管網,協調鐵路部門開通專線,暢通貨運通道,還幫助企業對390名新招員工進行崗前培訓,用這些務實的舉措有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肇東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張燕說。

  為鍛造企業發展『硬核』力量,肇東市委、市政府依托靠前服務、精准施策,幫助企業『卸包袱』,為企業送上『及時雨』『雪中炭』。以一流的營商環境、一流的辦事效率,當好企業『娘家人』,千方百計助企紓困,一批批服務企業專班奔走於車間廠區,一個個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得以破解,一項項重點建設項目順利發展壯大。近年來,肇東市立足資源秉賦和市場需求,統籌推進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讓以星湖科技為代表的一批玉米精深加工大企業大集團跨過山海關,紮根黑土地,落戶肇東,並不斷發展壯大。這都為肇東發展蓄積了強大動能、注入強勁動力,營造出爭先恐後抓項目、凝心聚力謀發展的生動局面。

  如今,肇東市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持續優化,讓以星湖科技等為主體的玉米產業鏈逐步擴產昇級,玉米生物發酵產品也由最初的單一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肇東公司2020年完成當年建設,當年建成實現營業收入近2個億,2021年產值達到了4.87個億,對比2020年增幅177%,2022年我們公司的產值預計將達到8個億。』隨著新的生產設備投入生產,讓黃譽釗終於松了一口氣。他說:『公司在鞏固現有生產規模基礎上,依托當地豐富的玉米資源和能源優勢,將繼續做大做強I+G系列產品,打造成核?、核?酸類系列產品的頭部企業。還將積極謀劃新一代天然調味品健康食品生產基地和生物發酵醫藥原料在肇東落地生產,拓寬肇東生物發酵產業園產品種類,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肇東市以中糧生化能源、成福生物、星湖生物、隆信銳意等12家玉米精深加工為代表的企業,年加工玉米225萬噸,精深加工產品100餘個,這既『拉長』了當地玉米生化產業鏈,又使玉米年轉化率達到80%以上。未來,肇東市將繼續圍繞『玉米生化產業鏈』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培育壯大以玉米生化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配套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在鞏固現有酒精、肌?、鳥?、腺?、氨基酸、賴氨酸等產品基礎上,向電子酒精、纖維素乙醇、聚乳酸、腺嘌呤、合味、小品種氨基酸等產品延伸,為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源。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