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戲曲裡的童年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6-01 字體:

司德珍
 

  剛剛接到母親打來電話,她在電話裡很興奮地說,村裡的老戲臺子修繕好了,這個周末請了戲班子唱大戲,你帶孩子回家聽戲吧,聽到『聽戲』兩個字,我的心頓時歡悅起來,忙不迭地應著,好好好,我一定會早些回去的。掛了電話,我的思緒飛回到童年,那個時候家家都貧窮著,沒有豐富多彩的動畫片,沒有各式各樣的手機游戲,也沒有設施齊全的游樂場,但這並不影響我們這群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當然,這些歡樂多是跟戲曲有關。

  小時候,大人們白天下地乾活,晚飯過後聚在一起,時不時地哼上幾句戲曲腔調,緩解一天的勞累疲乏。這個時候,我跟幾個小伙伴一改平時的鬧騰,安靜地坐在旁邊的小馬紮上聽著,時不時地跟著他們的腔調節奏搖頭晃腦,時間久了,竟也能咿咿呀呀的哼唱幾句。

  每當逢年過節,村裡都會請戲班子唱戲。那天,大家都會早早吃過晚飯,帶著馬紮、板凳匆匆往戲臺方向趕去。到了戲臺前,人們找到滿意的位置坐下,從隨身的布兜裡掏出自己炒的花生瓜子,邊磕邊聊,等著大戲開場,歡騰的氣氛漸漸彌漫開來。我們幾個孩子,卻怎麼也閑不下來,穿梭在人群中,你追我趕地嬉戲打鬧,眼睛還時不時地瞄幾眼舞臺,生怕錯過了開場的畫面。

  隨著『咚咚鏘鏘』的鑼鼓敲擊聲,戲臺上變得燈火通明,穿紅著綠的戲角們依次粉墨登場了,他們水袖輕舞,五彩斑斕的色彩在燈火裡愈加絢麗。我們昂著小臉,眼睛直直地盯著戲臺,看得津津有味。角兒們唱得聲情並茂,唱到動情處,引得臺下的人們潸然淚下,哽咽不已。當時年幼的我們,並不能完全聽懂戲文裡的意思,卻也小大人般地沈思著、頃刻間,有種慈悲在我小小的心裡生根。

  戲曲散場後,我翻出家裡的床單裹在身上,有模有樣地學著戲角兒舞袖翹指,咿呀哼唱,仿佛自己就是身姿曼妙的旦角。為了讓戲服更逼真,我曾剪了母親的被面,自己縫制了一件戲服,歪扭七八的針腳縫出來的寬大水袖,一度讓我洋洋得意。即使後來被母親發現後,拿著雞毛撣子追了我兩條街,也沒有阻擋我成為小伙伴們崇拜的英雄。

  村裡喜歡模仿唱戲的不止我一人,記得有一次看完《雷峰塔》後,我們幾個孩子扮演起了著戲裡的角兒。你青蛇、我許仙,她白蛇……大家模仿的有模有樣,惹得一群大人駐足觀看,還有人給我們鼓掌喝彩,為此,我們也得意了一段時間。

  想著童年的趣事,我忍不住笑出了聲。一旁的孩子問,媽媽,什麼事這麼開心?我笑得意猶未盡,答,因為很快就可以聽戲了呀。兒子問,聽戲很有趣嗎?我答,是的,特別有趣,比手機裡的動畫片還要有趣呢,那是媽媽童年裡最開心的事。兒子被我的情緒感染了,直嚷嚷著也要早一些回老家聽戲去,兒子期盼著,而我更期盼著。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