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歲月清明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4-02 字體:

凌澤泉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清明是節氣的一個驛站,走進這個時節,便能真切感受到春日景象。戶外,草木勃發,百花競開,鳥雀歡鳴,枝青葉嫩。鮮亮的春光控制了山村水郭,葳蕤的春意鎖住了田園山川。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有明媚春光的溫情眷顧,有綿綿春雨的柔情滋養,豈止瓜豆,大地上的萬物皆己伸臂踢腿、昂首挺胸。田地、犁鏵、農人、種子是這個時節裡飽蘸春光最多的角色。踏青的人們,只要一側耳,就能聽到春風奔跑聲,這聲音比山上的泉水聲還要動聽,輕輕地敲擊著人們的心鼓,緩緩地撥動著人們的心弦。恍惚中,一份並未走遠的蜇疼,悄然喚醒心頭的追思。

  清明是一面玻璃做的碑,天上的人蘸著雨水在擦,地上的人和著眼淚在擦,春風伴著春光在擦,草木捧著百花也在擦,只待擦得亮堂了,纔能看得見、看得清。

  清明這一天,所有的人都沿著親情的方向,沿著春光鋪就的小徑,用帶著體溫的雙手,用飽含思念的目光,去撫摸那塊玻璃碑上的文字,去觸摸經年風雨侵蝕後留下的或明或暗的印跡,去訴說別後的日子那留在胸口每每在夜深人靜時便隱隱作痛的懷念,去告慰如今的繁華盛景正如逝者生前之所願。

  清明是一位傳遞者,把過去傳遞給現在,把現在傳遞給將來。人世間的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草木萌發。

  也就在清明的前幾日,接到同鄉好友打來的電話,說已買好回鄉祭祖的高鐵票。問清了高鐵班次,我未打招呼,便開車趕去車站相接,待列車到站打通電話,他激動得語無倫次。遠遠的,見他拖著行李箱正朝我走來,我迎上前去,他扔下行李箱,快步衝上來,就在人頭攢動的路旁,兩個大男人足足擁抱了十來分鍾。我們沒有訴說多年來的思念,也沒有打聽彼此的現狀。此刻,兩顆怦怦直跳的心房,正合著同樣的節拍、押著同樣的韻腳。

  人到中年,內心的情感也越來越清明。我們再也不會像輕狂少年那樣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供揮霍,再也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喜怒哀樂可供消遣,我們內斂地熱愛著塵世,不善於張揚心中已然不再多餘的激情,我們青睞冰封江河時的靜水深流,更喜山澗裡的細流潺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是忙碌的,像陀螺也好,能夠圍著年老的父母轉,圍著稚氣的孩子轉。周末帶上孩子去看雙親,一家人聚在一處,飯桌上溢滿歡聲與笑語,職場上的疲憊、人事上的不快都隨風而去,換來的卻是心底裡的一片清明。

  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愛情是人生早春裡最絢麗的霞光,而心靈的眷侶則是青春畫卷中最浪漫的篇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與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更是生命中雷霆萬裡的美妙絕響。遠在物質與金錢之上的愛情有著悠悠白雲的飄逸,更有著山長水闊的俊朗。走在愛的天空下,滿目一片清明。

  人到中年,歲月從我們的身上滾過、軋過、碾過,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血氣方剛的青年再到沈著穩重的中年,曾經怠慢過許多好日子的我們,已然徹底醒悟過來,再也捨不得把一天天潦草地打發,在紅塵裡,在最好的人間四月天,有明媚的春光作證,我們有理由珍愛清明的友情、清明的親情、清明的愛情。

  節氣中的清明是一種內涵豐富的隱喻,每一年的清明都在提醒人們,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與挫折,都要懷揣一顆清明之心。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