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草本清明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4-02 字體:

葛亞夫
 

  參加清明雲祭,我看見清明缺額的部分,不止抗戰先烈,還有抗疫英雄!他們都以生命為藥引,理療民族的災難。他們都是先烈,是清明共同的緬懷和期待。

  小城解禁了,正慢慢復蘇。我也可以像一棵草,隨便抽幾片葉,隨意開幾朵花。習慣與人保持距離,不覺間,就和草木走近了。共同生息在天地間,人與草木並不遠。只不過,草木走得慢些,人走得快些。欲速不達。草木不言,只會攔在路口,以命相諫。

  這種草叫馬攔頭。想想吧,正熱血沸騰策馬狂奔,突然被它攔住。明代散曲家王西樓說:『馬攔頭,攔路生,我為拔之容馬行。只恐救荒人出城,騎馬直到破柴荊。』王是纔子,不是藥師。以菜把藥理,當然不得要領。此時,馬攔頭是一味藥,散結清熱,涼血止血。

  『無欲速,無見小利』。即便作菜,馬攔頭也?,秉性不移。它的底線是清明。清明前采食,清脆爽口;清明後,則味同嚼蠟。小小的草兒,布衣青衫,竟連節氣都敢攔,都要拉下馬。這樣有氣節的草,人世也有,像赴國難的先烈們和疫情裡的逆行者。

  草木有情知春秋,也知清明。也真有草叫清明草,可解飢饉,可療疾病。

  在南方求學時,清明應景吃過一種青團。天然清香,軟滑如玉,像一陣清風拂過嗓門,沿著腸道,播撒清新和綠茵,身心都歡喜起來。問了,纔知叫清明果。清明果,清明結的果,一個節氣、節日也成了一株草。這只是我的臆想,清明不會結果,清明果是清明草的致意。草和人共享著同一個清明。

  清明草學名叫鼠麴草。沾上鼠,詞語大都是貶義,更何況以鼠為姓。想來,這草是人獸共嫌的。李時珍卻喜歡,如數家珍:鼠,葉形也;麴,花色也。性平味甘,鎮咳祛痰,降壓治喘。就恍若,李時珍也是一株行走的鼠麴草,不招人喜歡,默默無聞,卻理療著災難疾苦,護佑著幸福安康。

  疫情下,那些衝在一線的人,都是一味良藥,都是『藥聖』。如同鼠麴草,他們朴實無華,沒有明星光環,卻是他們護佑著我們,他們理應得到最深的膜拜和致敬。

  我生活的北方,也有一種清明草。雖然耳熟能詳,逢春滿目,但鮮有人知曉。唐以前,叫薺;唐以降,喚薺菜。薺冬至後生,根茁壯,葉抱根叢生。春後出莖,白花細碎質朴,繞莖次第開,若同心圓,像極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牢記使命,方顯本色』。

  薺菜也如此踐行的,報春,飽春,清熱,止血,明目。『薺生濟濟,故謂之薺。』李時珍喚它護生草,濟護蒼生的草。它普通、平凡、不起眼,但它就是蒼生,就與蒼生守望相助。黃帝想知道『苦樂善惡』,問師曠。師曠說:『歲欲豐,甘草先生。甘草,薺也。』春天,薺菜無處不在,但放在哪裡都無存在感,卻又與人民疾苦息息相關。

  這多像那些基層的乾群,默默地奔波於疫情的防控,濟濟於眾生。

  『每憶嘉陵江上路,插花藉草醉清明。』這個清明,疫情按下回車鍵。讓我們慢下來,直面疫情,審視自己。那些草本的措辭,或象形,或指事,或會意,直抵內心。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