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0月14日訊(姜燁)近年來,望奎縣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用現代農業的理念武裝農民、用經營城市的理念建設農村,使農業產業化不斷昇級,農民收入逐年提高。
發展高效農業。這個縣大力推廣優質水稻種植,同時發展烤煙、萬壽菊、馬鈴薯、月莧草等高效農作物,種植結構不斷優化。今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達10餘萬畝,依托無污染水資源建設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已達60餘萬畝。『龍蛙』牌大米、『黃麻子』牌馬鈴薯等產品,先後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這個縣龍蛙糧油進出口公司實行『種植+加工+銷售』的生產模式,不斷提昇產業化經營水平,與四川、河北、遼寧等10餘省市的20多個城市簽訂了4000餘噸有機稻米的銷售合同。如今,這個縣啟動建設了《望奎縣水田發展規劃》。工程建成後,可使這個縣再增加水田10萬畝,成為全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培育新型農民。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舉辦培訓班等方式,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致富本領。僅年初以來,全縣輸出勞務人員7萬多人次,創收3億多元。數以千計的外出務工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辦致富項目,帶動周邊農民共同致富。實施鼓勵和扶持富裕農民再創業工程,選擇20戶家庭收入10萬元以上的農民,作為『農民企業家』的重點培育對象,通過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訓,變以往的個體化經營為集約化經營。目前,全縣農民種糧、養畜禽有龍頭企業訂單收購;大牲畜和經濟作物有專業協會負責市場銷售。全縣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1400餘個,入會農戶達3.2萬戶,帶動農戶約10萬戶。
建設宜居農村。先後完成了15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和109個行政村的村鎮修編規劃工作。鄉村公路基本實現『村村通』『屯屯通』。全縣農村泥草房改造全部完成。全縣農民全都吃上安全潔淨的自來水。農村環境髒、亂、差狀況徹底改變,一大批村文化站、衛生所相繼建成。海豐、衛星、先鋒等鄉鎮還建設了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農民文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