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安達多渠道促農民增收創富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0-14 字體:

  東北網綏化10月14日訊(岳國君)安達市把農民生產生活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優化生產經營方式、利益聯結機制和創新增收形式,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推動業產融合。圍繞農業『接二連三』,支持涉農企業打造種養基地,帶動新興經營主體發展觀光、采摘、休閑、體驗、餐飲等多元業態,做深『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做精『近郊農業』『路邊經濟』,做大『城市菜園』『城市花園』,讓農民更多分享業產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切實增加經營性收入。安達市堅持政策引導、鄉鎮帶領、農戶自願原則,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積極探索小菜園中藥材種植模式,利用小菜園打造小藥園,促進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如今,安達已成功探索出帶領全市農民致富增收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據了解,2021年,安達市中藥材產量約44萬公斤,產值預計達1600萬元,主推的中藥材有防風、柴胡、蒼術等品種,都是效益前景非常好的中藥材品種。

  深化涉農改革。放大『三塊地』改革效應,加強全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建設,加快引入社會資本推進土地整治項目,開展空心村、空置房整治,促進閑置宅基地資源有償利用,激活農村『沈睡資本』。圍繞集體『三資』清理,健全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運行機制,清理整頓『空殼合作社』,引導村集體按照股份制、租賃制、合作制等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切實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自開展改革試點四年來,安達市形成了三個試點相融合的『放、減、活』一體化、系統化、協同化模式,即放量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減少非公共利益征地、活化農村宅基地,融合實施入市、征地、宅基地『三塊地』改革,在激發農村市場潛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消除城鄉二元土地結構、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彰顯了改革的巨大力量。

  鼓勵創業就業。積極調動農村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熱情,鼓勵個人創辦領辦小微企業、從事個體經營吸納農民靈活就業,支持職教中心、高級技校、農廣校、職工培訓中心等圍繞縣域主導產業開展訂單式就業培訓,加快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纔』,打造新型職業農民、鄉土人纔、專業人纔『三支隊伍』,切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2019年初以來,黑龍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安達市分校先後舉辦了農村經營管理人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及農產品深加工人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青年農場主和村乾部等各類培訓班七期,總計培訓學員1061人。

  完善兜底保障。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足用好5年政策過渡期,落實『四個不摘』,做好『三個銜接』,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擴大農村低保、特困供養覆蓋面,牢牢兜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切實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安達市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市鄉村三級書記帶頭抓扶貧,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445戶貧困戶4630人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和產業扶貧、防返貧監測等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0583元。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