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0月13日訊(王曉東 莊義彬)慶安縣平安鎮黨委在全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注重發揮五老威望經驗優勢,通過建立『信息站』『瞭望臺』『議事會』等平臺,廣泛聽取『五老』意見,著力推進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平安鎮納入老促會、關工委的五老人員有56名,他們大多是老黨員、老乾部、老教師、老科技、老軍人,威望高、見識廣,而且非常善於談看法提建議。鎮黨委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非常注重聽取『五老』人員的意見,及時聽取『五老』人員對辦好民生大事的建議,聚焦辦好民生工程,讓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更好地普惠百姓。
普建『信息站』。為及時准確了解百姓最關切民生難題,鎮黨委聽取鎮關工委常務主任王曉東建議,在『五老』隊伍中建立『信息站』,及時收集到百姓願望和需求。為此他們在每個屯選擇房屋寬敞又有文化素質的『五老』家庭,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反饋到鎮黨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鎮裡一度處於『大水灌』『平面推』的狀況,重點不突出,缺乏針對性。『五老』收集到這個信息後,建議鎮黨委實施『一戶一策』,著力解決每戶的難題。鎮黨委認真聽取這個意見,改變工作思路,對全鎮82個貧困戶逐一進行排查,摸清底數,幫助解決最迫切的難題。有一戶房屋是單層輕鋼搭建的,根本不保溫,鎮裡出資幫助建起青鋼復合板新房,鎮裡對全鎮64戶山牆、間牆不堅固的房屋全部進行了維修,更換電路電線2600延長米,新安漏電保護器75個,房蓋進行全面維修48戶。
廣設『瞭望臺』。平安鎮有些農戶住地分散偏僻,他們信息不靈,需求難反饋,在這些自然屯他們設立五老瞭望臺,由他們及時收集群眾的意見和願望。安平村東高家屯有些農戶住的是草房土屋,建室內廁所有困難,要求從實際出發,改建不同類型的廁所。『五老』人員了解到群眾的這些要求,及時提供給鎮裡。鎮黨委認真聽取采納,馬上改變一律建室內廁所的打法,根據各戶的實際情況,自行進行廁所改革,充分調動了廁所革命的積極性。全鎮新建三格式糞池室內廁所543戶,室外旱改封閉廁所175戶,管網改造101戶,今年新建廁所819戶。同時還投資60萬元,建起日排污30噸的污水站;投資312萬元,新建排污管網52公裡,從而使廁所革命達到了完善配套標准。
召開『議事會』。為了及時聽到『五老』人員的意見,對民生的重要議題,還多次召開議事會,面對面地聽取意見,圍繞需求導向用情用力抓好民生工程。一些村屯污水隨處倒,垃圾到處丟,整治起來難度較大。鎮黨委及時召開五老議事會,尋求解決辦法。『五老』人員提出,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一要強化保潔美化意識,二要加強保潔硬件建設。鎮黨委對這個建議,立即到位著力落實。他們首先在全鎮開展了環境美化大整治活動,把環境美化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對群眾進行保潔教育。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同縣保潔公司對接,為居民提供垃圾分類保潔桶2190個,在主要街道、村屯設立垃圾箱28個,每個村屯都成立保潔隊伍,按規定著裝上崗,全日收集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許多村屯的農家院落還安裝了柵欄,鋪設了過道板,硬化了路邊溝,整個村屯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