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工業立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0-13 字體:

工業立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貫徹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三

本報評論員

  要想實現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傳統農業地區,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同時還必須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農區工業化之路,讓工業成為立市產業。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靠工業、基礎在產業;沒有工業支橕、產業積累,一切都是空話。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綏化工業有亮點、有特色、有基礎,但體量還不夠大。我們要加大統籌謀劃和推進力度,加快實施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提出的『農業強市、工業立市、三產興市,業城融合、清新宜居』新綏化的目標任務。在總體的思路方向上,要堅定樹立『工業立市』的工作理念,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加強宣傳、形成氛圍,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要下定決心、抓住重點、腳踏實地,投入更多資源,配套相關政策,在增量和存量兩方面同時用力,推動產業不斷提質昇級。

  在傳統農區實現工業化,必須走特色工業化之路。我市是農業大市,優質農產品的資源稟賦十分優秀,因此,依托資源優勢的農產品深加工的工業化就是一條捷徑。要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產業,築牢工業立市的支橕點。工業是立市之本,而產業則是工業經濟的根基。目前,我市經濟的『身板』還不夠強壯,其根本原因是缺少立市和興市的產業,『家底』還不夠殷實。因此,要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依據我們當地的資源稟賦,充分釋放自身的優勢潛能,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貿則貿、宜游則游,奮力走出一條具有綏化特色的工業化之路。

  在傳統農區實現工業化,必須重視招商引資上項目。要持續抓項目攢後勁,堅持提昇招商引資,招纔引智上項目的力度、熱度和精度,向綠色有機農產品、食品加工制造、醫藥化工、漢麻紡織等特色產業項目上聚焦發力。用大項目當龍頭,強筋壯骨;用小項目搞延伸,做好配套,形成『大樹成蔭』和『小樹成林』的生動局面。市本級和基礎較好的縣城和中心鎮則要全力推進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推動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城鎮聚集,實現業城融合,支持經濟和社會全面健康發展。

  在傳統農區實現工業化,必須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在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我市的工業化必須是新型的工業化,這符合國家的政策,也是我市獨特的市情所決定的。全面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技術密集、高附加值、輕污染或無污染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對於尚處於工業化初期的我市而言,不僅可以少走彎路,而且可以又好又快地推進傳統農區現代化,甚至實現彎道超車。

  在傳統農區實現工業化,必須最大限度重視農民的利益。在傳統農業地區,農業人口佔有絕對的比重,因此,如何讓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受益,是我們必須考慮和重視的問題。農業地區的工業化,不僅包括在農區發展工業經濟,還應該包括農民收入的『工業化』,農民生活方式與消費結構的『工業化』。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在大力招商引資的同時,在政策層面支持本土工業項目,實現本區域的工業化,這是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之後,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問題的一條捷徑。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