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肇東: 百年站捨『變身』歷史展館 『串起』文旅新體驗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23 字體:

  

   東北網綏化9月23日訊 ( 霍永祥特約記者鄒建宇) 『過來看看兒時買票候車的地方』『這是一個通往過去記憶的入口』……連日來,肇東市火車站百年站捨『變身』歷史展館,免費參觀的消息不斷在社交媒體刷屏,讓沈寂已久的老站捨,『舊面貌』煥發『新生機』!成為全城『最熱』的打卡新地標。

  『這裡是「毛澤東號」和「朱德號」兩臺機車的誕生地』。一件件珍貴的抗戰文物、一幅幅真實的歷史照片、一段段震撼的影像資料,都用紅色文物『述說』革命歷史。據了解,肇東記憶歷史展館以肇東站老站捨為載體,展館以時間為軸線,精心設置了『中東鐵路的奠基歲月』『多元思潮的交匯時代』『烽火歲月的不屈抗爭』『百業俱興的奮進征程』及『穿越時空體驗館』等主題板塊9個展廳,通過400餘件老照片、老物件等珍貴展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肇東從清末到現代的歷史變遷和時代印記。『1946年,哈爾濱剛解放的時候,火車頭非常奇缺,肇東站一臺破爛機車在工人們起早摸黑、加班加點的27個晝夜奮戰下,成功搶修完好「復活」了,又經過噴漆、刮花、電鍍、鑄字等工序,這臺機車被當時的東北鐵路總局命名為「毛澤東號」,成為共和國鐵路的開路先鋒。』肇東市收藏愛好者李艷輝介紹。

  肇東老站捨作為中東鐵路的歷史建築,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它不僅是人民群眾訪親問友、貨物運輸的交通樞紐,更是一座承載歷史文化的寶庫,孕育出獨特的城市文化。位於肇東市老火車站出站口西側的肇東記憶歷史展館,其前身為1901年建成的中東鐵路五等站——滿溝站,解放後改名肇東站,是黑龍江省級保護建築,已成為不可復制的文物及旅游資源。展館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高舉架、厚牆壁等俄式建築特色,站捨建築面積517平方米,采用傳統磚石結構,人字形鐵皮屋頂、方方正正的煙囪,以及入口雨搭和老虎窗山花精致的木飾,都彰顯著獨特的歷史韻味。『一座長45米、寬9米的站捨展館,濃縮了百年的社會歷史變遷,延續百年老站的「獨家記憶」,非常值得我們旅游參觀。』游客李富春說。

  如今的肇東站已是哈齊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上的一座現代化車站,百年老站捨已停止運營,並於今年改造成肇東記憶歷史展館,完成了在城市發展中的角色轉換,留住了城市記憶,也讓『閑』資產『忙』起來。為了給哈齊客運專線騰出空間,國家投入資金來保護這座百年老站捨,2012年,肇東火車站老站捨向東首次整體平移31.4米,成為一座歷史性保護建築。此後又分別向東平移19米,向北平移26米,成為哈齊高鐵沿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黑白電視、手搖電話、老式收音機、『二八杠』自行車等一件件老物件,承載著肇東一個多世紀的榮辱興衰,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光輝歷程,見證了這座城市改革開放前後的飛速發展。『這裡展品詳細介紹了肇東的歷史變遷、人文故事以及當時的生活場景,這次專門帶著孩子來,就是為了讓他重溫紅色故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趙明昊說。像她一樣,將肇東記憶歷史展館列入打卡清單的市民不在少數,不再是為了追趕即將遠行的列車,而是為了觸摸這座城市的歷史脈搏。

  糖紙、蛤蜊油、皮筋、玻璃球、花布口袋、白球鞋等展品,借助時光『小賣鋪』喚醒童年記憶,與參觀者在認知、認可和情感上產生共鳴,在傳承與創新中賡續輝煌。『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展館的建設和管理,不斷豐富展覽內容和形式,深入挖掘肇東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肇東市記憶歷史展館館長馮建設說。

  近年來,肇東市依托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底蘊,搭建文旅新載體新體驗,把豐富的文化資源變為可感可體驗的文旅產品,實現記憶可『觸摸』。通過深挖肇東百年發展脈絡將獨特的歷史文獻、承載歲月痕跡的老物件與數字化多媒體展陳技術巧妙融合,運用圖文展板、實物陳列、多媒體等多元形式,生動講述肇東故事,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不僅大大提昇了旅游業的質感,還把當地的詩與遠方『秀』在游客眼前。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