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肇東市第八中學數學教師張健偉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師德高尚、教學嚴謹,愛生如子、師恩難忘。』這是肇東市第八中學2023屆畢業生和鈺?送給初中班主任老師張健偉的一面錦旗。和鈺?初中時數學較差,缺乏自信,張健偉給予其無微不至的關懷,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給她補習功課,開導鼓勵,表揚肯定其每一點進步。和鈺?成績不斷提昇,中考時數學獲得了從未有過的高分,並考入了肇東一中。為感謝恩師,和鈺?送上了這樣一面飽含深情的錦旗。
每一面錦旗的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張健偉已多到記不清。
張健偉,肇東市第八中學數學教師。1990年,大學畢業後,她就站上講臺,成了一名人民教師。1992年調入肇東八中,一直承擔著繁重的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現為學年組長,已近退休年齡的她仍然奮戰在教學第一線,她那忙碌而堅定的身影,詮釋著『愛與責任』的真諦。
『張健偉老師是當代教師的楷模,她不僅教學業務精湛,更難得的是那份對學生的無私大愛。她的教育故事,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學習。』肇東市教育局一位局領導對張健偉的高度評價,讓了解她的每個人都深表贊同。學生家長李女士說:『張老師對孩子的幫助,我們全家永遠銘記在心。她不僅是老師,更像是孩子的第二個母親。』
2015年3月,由於高強度的工作,張健偉免疫力嚴重下降,患上了重度皮膚病。臉上滿是膿包,針刺般的灼燒感讓她痛不欲生。『不敢有表情,一動臉皮會裂口;不能有眼淚,流一滴會感染。』哈爾濱的醫生要求她每天去醫院涂藥,學校領導、同事甚至家長都勸她休息。但中考在即,張健偉放不下畢業班的學生們。於是,她戴著口罩,忍著裂口的刺痛和汗水的刺癢,每天准時出現在教室。嚴重時不能講話就板書指導,疼得淚水常在眼眶打轉。每到可以不用講的環節,懂事的孩子們立刻打停止的手勢,能讓老師少講一句話是他們最渴望的。
那一年,張健偉所帶的畢業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愛的堅守收獲了最好回報。
張健偉愛生如子。2015年9月,張健偉接手新初一班級。學生小澤父母離異,他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生活的困頓與親情的缺失,讓小澤變得孤僻消沈。通過家訪了解情況後,小澤便成了張健偉心底一份特別的牽掛。
每天,張健偉都會像媽媽一樣對小澤噓寒問暖。她鼓勵班級同學主動接近他,和他玩耍。放學後,她常抽空去小澤家,與爺爺聊聊家常,和小澤嘮嘮心裡話。慢慢地,小澤課堂上抬起了頭,成績悄然上昇,臉上也有了屬於少年的笑容。
到了初四衝刺階段,晚課需要留校,張健偉每天都會專門為小澤准備一份熱騰騰的飯菜。最終,小澤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如今已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學生。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它,點亮它。』張健偉對問題學生從不缺乏耐心引導。
2020年,學生們因為疫情在家上網課,小胡經常缺席在線課堂。因沈迷游戲,抽煙叛逆,不聽家長話,小胡徘徊在輟學邊緣。張健偉幾乎每天都要和小胡視頻通話或電話溝通,耐心勸導,幫他堅持上完了網課。疫情結束返校時,張健偉又去家裡找到小胡,把他帶回校園。在張健偉的持續引導下,小胡初中順利畢業,並考上了高中。
張健偉的教育關懷不僅限於學生,還延伸到了學生家庭。2000年初,她所帶的初二班級學生曉桐因父母鬧離婚,無法安心學習,有時還有自殘行為。為幫助這個陷入困境的女孩,她不僅和孩子溝通,還常到家裡和她父母談心。經過一學期的耐心調解,曉桐的父母終於和好如初。後來,曉桐中考考進了肇東一中,高考考入了哈爾濱師范大學。曉桐的父母特別致謝:『沒有張老師就沒有我們這個完整的家,非常感謝張老師的愛心引導和耐心幫助……』
35年從教生涯,張健偉培養出了中考狀元兩名,三名學生高考考入清華大學。2018年高考,肇東一中理科前兩名、文科第一名都是她的學生,其中張桐更是綏化市高考狀元。
教學成績亮點頻頻,教研成果同樣豐碩。2023年,張健偉參加國家基礎教育精品課獲綏化市特等獎,省級三等獎;多次參加教師能力素質提昇競賽獲得綏化市特等獎。2024、2025年,她還參加了中考數學命題工作,展現了她在教學領域的專業權威。
卅載燃燭情最美,一生桃李競春暉。肇東市勞模、三八紅旗手;綏化市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綏化市骨乾教師、綏化市模范教師標兵、綏化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省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從教35年,張健偉一路耕耘,收獲了累累碩果。在張健偉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灌溉,用愛守護,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