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晨光裡的青春誓言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18 字體:

蘇鴻儒

  晨光初破,光線漫溢教室窗櫺,在課桌上浮動、跳躍。高三教室彌漫著一種寂靜,深重壓力之下,潛藏一種近乎虔誠的氛圍。我端坐其中,分明被投入青春最濃烈的中心。每日清晨,天光熹微,我已落座。空曠教室裡,唯有筆尖在紙頁奔走不息的沙沙聲。俯首書山題海,眉間緊鎖,手中的筆在紙頁刻下深淺不一的印記。偶有倦意,抬眼望向窗外——樹梢之上,世界正從沈寂中蘇醒,深吸一口清冽空氣,滌淨肺腑積壓的疲憊,復又潛入知識的深水。

  同桌的女孩終日伏案,不知疲倦。每當難題困頓,眉頭緊鎖,她便悄然探身,嘴角漾開一個暖如春陽的微笑:『別急,咱們一起想。』那低語滲入心田,悄然松動板結的思緒。多年後,異國圖書館沙沙筆聲裡,那微笑猝然浮現,瞬間照亮獨行的寒夜。原來有些微光點燃,便恆久照亮幽徑。

  深秋,模擬考卷鮮紅的數字烙在眼前,寒意沿指尖爬上脊背。黃昏躑躅於操場,夕陽熔金,織就天邊錦緞。腳步滯重,一圈又一圈,眼眶蓄積的濕意幾乎潰堤。班主任的身影無聲靠近,伴我緩緩而行。沈默良久,他駐足,暮色中的目光穿透而至:『孩子,一次跌落,不過青春路上磕碰的尋常石子罷了。』那話音低沈,卻擦燃內心灰燼,點亮黯淡火光。多年後,目睹運動會上跌倒的孩子,蹲身為他拭去膝上塵土,老師穿透暮色的話語自然而然地浮現心間。那些曾落肩頭的雪,終將消融,匯入滋養他人的溪流。

  難忘冬日午後,課業重壓低垂,忽感眼前發黑,額沁冷汗。模糊人影迅速聚攏:一只水杯遞至脣邊,杯壁暖意直抵掌心;另一只手搭上額頭,聲音焦灼:『你怎樣了?』陌生的暖流漫過冰冷知覺。那一刻頓悟:青春之途,從非踽踽獨行荒原。多年後病房中,緊握父親枯槁的手,纔驚覺教室那杯水、那只手的溫度,竟如血脈無聲延續。生命在脆弱時刻交付的暖意,締結最深的羈絆。

  從此,孤燈相伴的深夜成為一種無聲誓約。燈下,額頭幾乎低觸書頁,筆尖刻寫沙沙軌跡,要將頑固知識點釘入記憶深處。每一次與難題角力,草稿紙上密布算式,墨痕深陷,是思維突圍的印記。放棄的念頭如藤蔓滋生之際,那無數雙伸來的手、溫暖的話語驟然閃現,熔斷藤蔓,重燃心火。如今,深夜審閱文件疲憊不堪,恍惚間手邊濃茶氤氳的熱氣裡,竟浮動著當年燈下墨跡的微苦餘香。靈魂的印記,早已被燃燒的夜晚永久烙印在骨血深處。

  青春路上,學著主動叩問,謙卑求索。辦公室門檻磨平,老師案頭堆積的習題間,我摸索補綴自身漏洞;教室方寸課桌,與同桌思路碰撞,彼此照亮,拓展認知疆域。迷途知返的頓悟,如暗夜行舟瞥見燈塔,驅散迷霧,日後成為穿越無數人生隘口的坐標星辰。

  多年後,深夜窗邊回望,那間教室的燈光,終成記憶深處不滅星辰。青春那純粹磅礡的燃燒,以其特有的光熱,不僅映照當時年輕面容,更於無聲處悄然淬煉我的骨骼,鍛造靈魂的質地——縱使日後行過萬水千山,風霜滿面,回望處,那灼灼光華依然足以熨平歲月的溝壑。寫字樓玻璃幕牆前駐足,窗外鋼鐵森林冰冷閃爍,心底一盞舊時燈火悄然亮起:所有穿越風暴的航船,其龍骨深處都藏著一粒青春的燧石,只待命運撞擊,迸發照亮深淵的火花。

  青春如潮,奔湧正當時。深知前路漫長,布滿未知迷霧,我願以虔誠姿態匍匐前行,以汗水為刻刀,以毅力為磨石,於這段被希望與挑戰雙重淬煉的時光裡,在生命基石刻下自己的印記。

  懷揣夢想星圖,無畏前行。青春是不可阻擋的洪流,必將劈山越原,為每一個執著靈魂奔湧出一片星辰浩瀚的汪洋。這洪流裹挾著生命最初的熾熱與純真,縱使行至歲月入海口,被光陰的咸澀稀釋,那奔湧的姿態與不息的回響,早已沈入靈魂河床最深處——支橕著所有沈浮起落,最終匯入永恆。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