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光耀千秋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06 字體: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北林區老區建設促進會 張玉書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舉世震驚的『九·一八』事變94周年。盡管歷史的車輪已悄然跨越近一個世紀,但東北抗聯英雄們的感人事跡,依然在人民心中傳頌;東北抗聯的激昂戰歌,依然在白山黑水間久久回蕩;東北抗聯精神,依然在這片血染的熱土上熠熠生輝!

  東北抗聯精神向我們昭示,東北抗戰不僅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始點,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抗聯英雄們率先發起對侵略者的抗擊,其後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與敵軍進行長達十四年的殊死斗爭,並最終贏得了勝利,這一壯舉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可堪稱為獨一無二的壯舉。

  東北抗聯精神向我們展示的,是中華民族被侵略與壓迫的血淚史,更是抗聯英雄們在民族危難之際,為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所展現出的以身殉國、視死如歸、無私無畏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奉獻精神。

  東北抗聯精神賦予我們的,是勿忘國恥、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的深刻警示;是勇敢擔當、頑強拼搏、戰無不勝的堅定信念;是保家衛國、守正創新、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它如同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奮力拼搏,勇毅前行。

  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保中華民族永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然屹立,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一、『東北抗聯精神』納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經濟建設的一百多年間,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不同歷史任務,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等。2021年7月,黨中央批准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偉大的犧牲精神』『勇赴國難,自覺擔當,頑強奮斗,捨生取義,團結御侮』的東北抗聯精神位列其中,這不僅是東北抗聯英雄們應得的至高榮譽,更是東北抗日軍民的共同驕傲。

  過去,我省通常講黑龍江『三大精神』,即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2016,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時明確指出:『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激勵了幾代人。今年,我們仍然要用這些精神來教育廣大黨員、乾部,引導他們發揚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帶頭弘揚新風正氣。』2017年,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正式提出了『東北抗聯精神』等『四大精神』。

  『東北抗聯精神』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內涵。『九·一八』事變後的11月4日,愛國將領馬佔山帶領愛國軍人奮起抗日,血戰江橋,打響了武裝抵抗日本侵略軍的第一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深遠意義。此後,短短半年時間,由東北愛國官兵、工人、農民、學生、愛國知識分子,乃至部分愛國綠林好漢組成的各種形式的抗日義勇軍迅速發展到30多萬人。他們如同星星之火,在東北大地燃起燎原之勢。

  ——東北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東北抗戰比『七·七』事變後的全民抗日早6年,意義重大。東北抗戰比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法西斯戰爭早4年;比西班牙反對德、意法西斯戰爭早5年;比波蘭反對德國法西斯戰爭早8年;比蘇聯衛國戰爭和美國太平洋戰爭早10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東北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羅斯福也曾公正地指出:『中國人民在這次戰爭中(指二次世界大戰),是首先起來同侵略者戰斗的。』

  ——東北抗戰促進了全民族抗戰精神的形成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中日民族矛盾上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東北軍民奮起抗擊侵略者,救亡圖存,迅速凝聚起中國社會各界愛國人士的共同意志,全民族抗戰精神逐步形成,這在《義勇軍進行曲》中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當時,有一支抗聯武裝在軍歌中唱道:『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奮起殺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起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戰斗!戰斗!戰斗!戰斗!』另外兩支抗日武裝在布告和誓言中也有類似詞句:『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哪能甘心做亡國奴』『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往前衝,用我們的身軀築起長城。正是東北抗日武裝和『一·二八』抗戰、長城抗戰將士們的誓言和壯舉,激發了詞作者田漢和曲作者聶耳的創作熱情,於1935年完成了舉世聞名的《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當時便唱遍城鄉和國內外,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在傳唱。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90多年過去了,其感召力、凝聚力依然強大。可見東北抗聯精神對我們民族獨立、中華振興有著非凡的意義。它如同一顆火種,點燃了全民族抗戰的熊熊烈火。

  ——東北抗聯孤懸敵後,自覺承擔起長期堅持敵佔區游擊戰爭的重任

  東北抗聯始終孤軍奮戰,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開展對敵斗爭。它歷經反日游擊隊、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三個階段,是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部隊中堅持斗爭時間最長的軍隊,建立了輝煌的歷史功勛。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的六年局部抗戰時間裡,東北抗聯同日偽軍進行了大、小數千次戰斗,消滅了敵人大批有生力量。六年間,日軍在東北戰場上戰死、病死、戰傷、凍傷者達17.82萬人,支出戰費32多億日元。東北戰場有力地支持了全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東北抗聯的斗爭使日軍不能很快侵入中國內

  『七·七』事變前,東北抗聯消滅了日偽大批有生力量,戰績輝煌。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東北抗聯各部展開積極的游擊戰,破壞敵人經濟、軍事設施,擾亂日軍侵華後方基地,使數十萬日軍滯留東北,無法入關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國抗戰。1937年,日軍在東北16萬;1938年37萬;1939年50萬;1940年48萬;1941年76萬。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我們東北抗日義勇軍,能夠繼續的抗日斗爭。敵人的報紙都承認東北義勇軍已使敵人損失十萬以上的生命和幾萬萬的金錢,並使日本帝國主義不能很快地侵入中國內地』。東北抗聯功績卓著,功昭日月。

二、東北抗聯對日斗爭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勝利進行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愛國將領馬佔山帶領部隊組織江橋會戰,打響抗擊日寇侵略第一槍。然而,大批東北軍和國民黨軍政要員卻迅速撤入關內。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是中國共產黨首先高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肩負起民族解放先鋒的歷史重任。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發表了《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隨後,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號召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並迅速從全國各地(包括從蘇聯)調集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愛國青年奔赴東北。滿洲省委也從沈陽遷至哈爾濱,東北黨的工作重點轉向對日武裝斗爭。

  滿洲省委從各方面積極支持和援助抗日義勇軍的斗爭,先後派遣500多名黨、團員、積極分子加入義勇軍隊伍。他們直接組織和創建義勇軍隊伍,參與武裝反日斗爭計劃的領導和實施,在義勇軍隊伍中發揮領導和模范骨乾作用。

  同時,東北抗聯隊伍中的黨組織著手創建黨直接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組織反日統一戰線。到1933年底,黨領導的隊伍已成為東北抗日戰爭的主要力量。抗聯發展到十一個軍,這些軍的領導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

  在東北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湧現出楊靖宇、周保中、趙尚志、李兆麟、馮仲雲、李延祿、魏拯民、王德泰、宋鐵岩、許享植、李延平、陳榮久、汪稚臣、陳朝章、趙一曼、冷雲等一大批人民英雄,他們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這些民族英雄大多犧牲在對日作戰的戰場上。

  由此可見,東北抗戰表明中國共產黨最早覺醒,最早擔當民族大義,最早號召人民圖存救亡,動員、組織人民積極抗戰,並以正確的方針政策領導抗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這一點,連敵人的宣傳工具日本東京《國盟世界周刊》都承認,『真正抗日勢力,始終一貫的是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促成了『東北抗聯精神』的形成,如同燈塔指引著東北抗聯在黑暗中前行。

三、東北抗聯英雄們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

  1955年9月27日,毛澤東在中央授銜授勛儀式上對馮仲雲說:『你是馮仲雲,東北抗聯的,你們抗聯比我們長征還要艱苦啊!』毛澤東深知東北抗戰的艱苦卓絕。

  『九·一八』事變後,伴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把魔爪伸向我國東北,為反抗日本侵略,陸續組建的東北抗日聯軍,是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開展對日斗爭。他們沒有後方,沒有鞏固的根據地,經常陷入沒吃、沒穿、沒有宿營地、沒有槍炮子彈的絕境,還缺醫少藥,傷病員得不到救治。

  抗聯有一位戰士打仗負了傷需要手術,卻沒有麻藥,戰友只能用刺刀當手術刀,拿一塊布在火上烤一烤就算消毒,敷在傷口上。還有一位戰士在戰斗中被敵人子彈打中手腕動脈,鮮血直流,怎麼也止不住,戰友們只好用一根樹枝把紗布硬頂到傷口上止血,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了什麼叫艱苦卓絕。

  在氣候惡劣、物資匱乏、敵人強大凶殘、敵我力量懸殊的艱難境地中,在白山黑水間、荒原水畔、崇山峻嶺、密林深處、冰天雪地、蚊蟲叮咬的青紗帳裡,抗日戰士與敵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殊死搏斗,用鮮血和生命抗擊侵略者,譜寫出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詩篇。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的冬天極其寒冷,數九天氣溫常常降至零下30℃-40℃,有時甚至超過零下40℃,偶爾還會有大風吹雪(群眾叫『大煙炮』)。抗聯戰士經常沒吃、沒穿、沒有宿營地。大雪天,每到夜幕降臨,戰士們只能選擇靠山坡密林背風處露營,一面以雪築牆,築起四周一人高的雪窩子,一面點起篝火取暖。這便是『露營之歌』中描寫的『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許多人凍傷了手腳,有的不得不截肢,一些人失去了生命。

  沒有糧食吃,就吃莊稼秸杆、野菜、野果。野菜野果吃完了,就去挖老鼠洞找糧食,於是便有了『人鼠相爭糧』的詩句。楊靖宇將軍犧牲後,凶殘的敵人解剖他的遺體,發現胃裡都是沒有消化的草根、棉絮、樹皮。

  抗聯婦女團的八位女戰士,為掩護大部隊轉移,主動把敵人引到自己身邊。大部隊順利轉移了,而八位女戰士卻被日本鬼子逼到絕境,為保持民族尊嚴,她們毅然投入波濤洶湧的烏斯渾河。部隊轉移了,河水封凍了,直到第二年開河,戰友們纔打撈上八位女英雄的遺體並埋葬。年齡最大的指導員冷雲年僅23歲,年齡最小的烈士王惠民只有13歲。江河嗚咽,蒼天落淚,英雄兒女為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勇赴國難的浩然正氣,光照千秋。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1982年,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在八位女戰士犧牲的地方樹立了『八女投江紀念碑』,激勵和教育後人永遠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國共產黨員、抗日英雄趙一曼,面對敵人的百般折磨、摧殘,依然不屈不撓。就義前,她用被敵人殘害至鮮血直流的雙手給兒子寫下兩份遺書,告訴心愛的寧兒,『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代替母親繼續斗爭』。真是字字血,句句淚,高風亮節,大義凜然。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一位無畏的戰士,用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

  了解了東北抗聯英雄們的光輝事跡,就知道什麼叫艱苦卓絕,什麼叫血雨腥風,什麼叫民族大義,什麼叫視死如歸。

四、賡續東北抗聯精神,勇於承擔建設繁榮強大國家的歷史重任

  東北抗聯精神,不僅是東北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共和國不會忘記東北抗聯孤懸敵後,以最少的人數、最長的時間、最堅韌頑強的革命斗志,在最嚴酷的自然環境中,與日軍幾十萬重兵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4年中,東北有幾十萬人投入抗日武裝斗爭,有10餘萬抗聯戰士為民族解放壯烈犧牲。

  我們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就是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要堅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要勇於承擔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要在建設繁榮強大國家的征程中,不畏艱難困苦,勇於攻堅克難。

  ——勿忘國恥,牢記被侵略的慘痛血淚史和全民族奮起抗戰的光榮史。

  我們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就是要銘記國家被侵略被壓迫的歷史。94年前的『九·一八』,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對華侵略戰爭,震驚了全世界。之後的14年,中國的大地在顫抖,天空在燃燒;華夏兒女苦難深重,生靈涂炭;神州大地赤地千裡,血流成河……僅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一次就殺害了30萬同胞。更有甚者,滅絕人性的日本『7·31』部隊竟然用中國人活體進行試驗,連婦女、兒童也不放過。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難書。歷史不容淡忘,是非不能混淆。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戰後戰勝國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大審判,中國大法官梅汝璈後來有一句話警示國人,他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禍患。』我們要時刻警惕軍國主義復活,警惕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更要警惕漢奸賣國、警惕親日派誤國,做到警鍾長鳴,保證中華民族長治久安。

  ——堅決保衛二戰的勝利成果,維護戰後的國際新秩序

  《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是戰後戰勝國維護國際秩序的法律基礎。但是,一些國家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公然違背這兩個文件精神,他們提前釋放戰爭罪犯,突破戰後各種國際規則和制度,有的國家在隱瞞、遺忘和歪曲歷史中,重新走上復活軍國主義的老路。

  縱觀戰後80年歷史,人們不難看出,誰是破壞二戰成果、擾亂世界秩序的始作俑者。他們為爭奪霸權,從來不講規則,不擇手段,像黑社會老大一樣蠻橫無理,為所欲為地到處煽風點火、恃強凌弱,把戰火強加給主權國家,將受害國推向無底深淵,讓當地人民陷入無盡痛苦和災難中。最近,他們又覬覦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等戰略要地,妄圖把主權國家納入自己的版圖。

  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他們直接插手臺灣事務、攪局南海,挑唆個別國家在南海興風作浪,采取流氓式的無恥糾纏,攪得太平洋波譎雲詭,地區局勢不得安寧。最近還揮舞關稅大棒,掀起了讓全世界不得安寧的關稅大戰。

  因此,我們必須團結世界上一切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們,堅決保衛二戰成果,同軍國主義和霸權主義者進行斗爭,讓和平的陽光永遠照亮全人類。

  ——振興中華刻不容緩,富國強軍迫在眉睫

  從『甲午戰爭』到『九·一八』,前後一百年間,中國大地屢遭列強踐踏、侵略者洗劫。歷經滄桑,讓中國人深刻懂得了什麼是屈辱和尊嚴,什麼是光榮與夢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致力發展經濟,讓國家和人民富起來;但這還不夠,還必須讓國防和軍隊強起來。積貧積弱就會被人欺侮,落後必然挨打,這是歷史的鐵律。

  戰後的世界從未安寧,霸權主義、軍國主義、恐怖主義時刻危害世界安全。就說我們的鄰國日本,這些年來一直緊鑼密鼓地復活軍國主義,前首相安倍公然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做著重新侵佔臺灣的黃粱美夢。如今安倍雖已斃命,但他的徒子徒孫們依然叫囂類似言論。其實,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這些狂言惡語已構不成實質威脅,反而會點燃全體中國人民捍衛自己國家主權的英勇斗志。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我們絕不允許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政治勢力、任何團體或個人插手臺灣事務,也不允許他們對臺灣事務說三道四。即便他們說了,也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事實,只會給那些仍存迷思的中國人提個醒:中國的領土,不容分割!

  今日非昨日,此時非彼時。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利劍在手,正義在胸,使命在心。臺灣和中國領土任侵略者踐踏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祖國一定要統一,臺灣一定要回歸。

  從滄桑歷史中走來的中華民族,更加懂得和平與戰爭的深意,懂得和平的彌足珍貴。我們深愛和平,反對戰爭,但和平從來不是免費的午餐,更不能指望霸權主義、軍國主義的恩賜,和平必須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意志。用實力說話,纔是有效的。反對戰爭,必須有備戰爭,准備得越充分,和平就越有保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滿懷信心地認為,有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作為內生動力,有強大的國防和強大的人民軍隊作為支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抵達光輝的彼岸。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擊日寇侵略者並取得完全勝利,至今已經過去80年。二戰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東北抗聯英雄兒女們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跡,已經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他們的英名早已化做了蒼松的年輪,與山河同在。

  風雨不會忘,歲月總記得。英雄們氣壯山河的壯舉,仿佛發生在昨天,從未被人民所遺忘。打開歷史畫卷,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馮仲雲、李延祿、陳雷、趙一曼、冷雲、李敏……英雄兒女們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眼前。

  青山巍巍,大海滔滔。英雄兒女們為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為了新中國誕生而展現出的氣壯山河的獻身精神、視死如歸的家國情懷,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努力奮進,砥礪前行!

  東北抗聯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東北抗聯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東北抗聯精神,光耀千秋!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