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東
7月17日清晨,明水縣永久鄉豐饒村小菜園的10畝黑土地上薄霧繚繞,嫩綠的黃瓜帶著晨露舒展腰肢,翠綠的角瓜在藤蔓間閃著光澤,紫瑩瑩的茄子垂滿枝頭。這片承載著鄉村振興夢想的小菜園,正式迎來開園時刻。鄉村乾部、訂制戶、脫貧戶及村民共50餘人齊聚田間,共同見證黑土地上『共富圖景』的嶄新起點。
隨著鮮紅綢布的掀開,豐饒村小菜園正式開園。村民們挎著竹籃穿梭在菜畦間,指尖輕掐便摘下帶著泥土的蔬菜,分揀、稱重、裝箱,每個環節都透著精心。剛裝好的菜箱裡,黃瓜上的露水清晰可見,這些新鮮蔬菜將通過定制配送服務,第一時間送到縣城訂制戶手中。
『這辣椒新鮮得很,看著都喜歡。』縣城訂制戶張志強說:『以前買菜還怕有農藥,現在定制小菜園蔬菜,每周配送到家。今天摘了些茄子、辣椒,晚上就能吃上,踏實!』一旁的劉東洋接過話:『黑土地種的菜就是好,黃瓜脆甜,我家孫子現在頓頓離不開,今天裝了一袋夠吃幾天,方便又安心!』
豐饒村黨支部書記田志剛向采摘人員介紹了小菜園的建設歷程,過去這片地是閑置的土地,如今變成『聚寶盆』,靠的是政策引導和大伙兒的抱團乾。
豐饒村地處黑土核心區,耕地肥沃但長期面臨散戶種植效益低、閑置土地浪費的問題。『以前村民自家種點蔬菜,要麼吃不完爛在地裡,要麼低價賣給批發商,忙活一年攢不下幾個錢。』田志剛回憶,2025年初,村兩委在走訪中發現縣城居民對『綠色蔬菜』的需求日益旺盛,而村裡的閑置土地正好能填補這一空白。
小菜園的誕生,是破解脫貧戶持續增收難的關鍵。村裡20戶脫貧戶,不少人因年齡大、技能單一,導致脫貧後增收渠道有限。『小菜園優先吸納脫貧戶參與,從播種到采收全程務工,還能入股分紅,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鄉乾部張洪岩說。
在菜園一角,脫貧戶姚志海正忙著采摘茄子,黝黑的臉上汗珠晶瑩。『我家兩口人,以前靠低保過日子,自從加入小菜園,日子像這茄子一樣,越來越紫!』他算起收入:『每月在園裡務工20天,一天80元錢,一個月就能掙1600元;年底入股分紅還有2000多元,加上自家地的收成,一年能攢下兩萬多元,供孫子上學再也不用愁了!』另一位脫貧戶田清負責打包蔬菜,她指著手機裡的轉賬記錄說:『上個月剛領了1800元工資,給老伴買了降壓藥,還添了件新衣裳。以前總怕返貧,現在心裡踏實得很!』據統計,小菜園帶動的20戶農戶中,脫貧戶戶均年增收達6000元,最高的超過8000元。
『我們已經給菜園裝智能監控,客戶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蔬菜生長,吃得更放心。』田志剛指著地頭的監控設備說,秋收後還將引種耐寒品種,實現『四季有菜』,讓定制菜單全年不斷檔。
『小菜園雖小,卻裝著大民生。它讓土地活了、人心齊了、日子火了,是豐饒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金鑰匙」。』田志剛說。未來,豐饒小菜園將成為明水縣鄉村振興的樣板,讓更多黑土地上的『共富故事』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