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系住時光的灰汁粽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5-30 字體:

葉榮榮

  端午到,外婆忙,灰汁粽又要登場。

  將水稻秸稈焚燒成灰,冷卻後摻入開水攪拌澄清,瀝出灰汁。再將洗淨的糯米倒入灰汁中充分浸泡,大約一個晚上,糯米由白變黃,就可以包粽子。包裹粽子的外皮有幾種,箬葉不易破損,清香馥郁,是首選。蒲葵葉撕扯成條,適合捆紮。肋條肉和豆沙做餡,口味有咸也有甜。也可以不放餡,謂之白水灰汁粽,進嘴有天然的甜味和清香。

  出鍋的粽子灰跡斑斑,外相不算好看。剝開箬皮,粽團呈淡黃或土黃,顏色的深淺取決於灰汁的濃度。灰汁粽適合冷食,涼透的粽團韌柔糯綿、清香利口,既可當茶點,又能作正餐。我嗜愛純粹的淡淡甘甜,自然偏愛白水粽,外婆包裹的灰汁粽也就以此居多。

  晨起,常剝一只灰汁粽作早飯,甘甜的回味可以在肚子裡待上一天。放學歸來又是一只,晚飯尚早,是最佳的點心。灰汁粽陪伴我一天天長大。

  外婆最後一次包灰汁粽已患重疾,臉色蠟黃,消瘦如柴,精神大不如前。自知大限不遠,外婆表現得很是決絕,父母力勸,也不抵事。外婆端坐在長條凳上,身形些許佝僂,左手取過兩片箬葉,疊攏成窩,右手倒進適量灰汁糯米,入餡,敷平,合上箬葉,捆紮成形。雖然她再也直不起腰,手也時不時打顫,但出品的灰汁粽依然好看。我第一次發覺外婆包灰汁粽有了異樣神情,勉強的笑意怎麼也遮掩不住眼神裡的深深痛楚。

  第二年,外婆病入膏肓,躺在鄉間的老家等候最後的時光。眼窩深陷,眼神空洞,枯肢亂發,羸弱得抬不動手臂。終是沒能挺過當年的端午,撒手西去。窗外,『嗚嗚嗚…哇』,蚱蟬聲聲,分外淒切。

  母親接過了外婆的托付,開始學包灰汁粽。制灰、浸米、包裹、蒸煮,從磕磕絆絆到不慌不忙直到行雲流水。她時不時會問,你外婆當年是不是這樣做的?我從一堆粽子裡挑出最壯實的一只咬上一口,甜甜的,有外婆的味道。

  我的孩子即將出生的夏天,岳母已經包好紅棗餡的灰汁粽。我和妻走街串巷敲開親朋好友的家門,將粽子成雙奉上。這時的粽子包含特別的含義,稱作『催生粽』。收到『催生粽』的人回贈吉言,我們滿載平安順利的祝福回家安心待產,靜候人生幸福時刻的到來。

  又過了幾年的端午,妻子也學會了包灰汁粽。她的樣子和舉止有外婆當年的影子,端莊、聰慧、堅韌,透著一股把日子過好的認真勁。孩子也如同當年的我一般,圍著火燎的草木堆大呼小叫,搶著攪拌灰汁卻濺灑一地,紮不緊粽子還總拽斷蒲葵葉條,急盼粽子出鍋時不時來鍋臺打轉。欣慰的是,他也愛吃白水灰汁粽。

  一葉香草,一歲端陽。灰汁粽留住了端陽,系住了時光,滿滿都是暖心的記憶。我幫妻子將灰汁粽成雙成對地系好,懸掛在廚房窗臺的鐵柵欄上。它們像極了一只只翩翩飛舞的蝴蝶,牽著時光在風裡自在游蕩。

  愛,也在心裡蕩漾。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