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六盤山上高峰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5-26 字體:

□ 阿勒得爾圖
 

  遙想那年那月那日,我也曾是六盤山上的一棵樹、一株草、一朵花、一滴清泉抑或一縷白雲,心情會莫名地激動。我還是個懵懂少年的時候,六盤山就已在我心中高聳著、巍峨著、險峻著、崢嶸著、嶙峋著,登臨六盤山便是藏在心靈深處的夢想。幾十年過去了,這個藏在心靈深處的夢想居然在蕭瑟的秋風中成為現實。

  六盤山是名勝、是風景,更是被紅色文化浸染著的革命聖地。已經來到六盤山下,豈有不去拜謁的道理呢?

  景區正在為迎接旅游高峰的到來做著各種准備。游客中心在山腳下,公路邊是一座剛剛落成的長達30多米巨大紅旗雕塑,紅色油漆的濃濃味道在瑟瑟的秋風中盡情地彌漫著、彌漫著。毛體《清平樂·六盤山》的詞句已經勾勒在院子內側的壁面上,一位藝術家正站在方凳上描金。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會被偉大的長征精神所感染,每個人都會被厚重的紅色文化所熏陶,每個人心中的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我們一乾人中的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平兒的扮演者沈琳站在巨大的紅旗雕塑前,聲情並茂地朗誦起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光輝詞篇《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歐陽奮強、沈琳激情朗誦的同時,已被同行者拍成短視頻。朗誦從山腳下響起,繼而傳向山谷、傳上山巔,傳到九霄雲外。

  我們是乘坐大巴車上山的,在入口處看見有一條紅軍小道蜿蜿蜒蜒、曲曲折折地伸向山頂。我當時特別想跳下大巴車、沿著紅軍小道向山頂走去。紅軍小道,當年可能還不成其為小道,但確實有那麼多心中揣著夢想的紅軍戰士在這怪石的山谷裡披荊斬棘地奮勇前行。也許有人沒能走出這座大山,但是走出這座大山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卻打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來!我多想踏著革命先烈、革命前輩的血跡和足跡,行走在這條紅軍小道上,去體味當年的艱難困苦和艱苦卓絕,去體味當年的戰火硝煙和血雨腥風,去體味當年的革命樂觀主義和戰地浪漫主義……

  所謂六盤山,據說要迂回攀登六重盤道纔能抵達海拔近3000米的主峰,這大概是古代的一種說法。我們乘坐大巴車登頂,盤山公路遠遠不止六重,具體幾重還不得而知。站在高聳雲端的六盤山之巔,你會體味到『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的險峻,也會發出『風景這邊獨好』的感嘆!這邊的風景的確美不勝收,由於降雨較多、氣候濕潤,盛夏時節,滿目蔥蘢,使其成為黃土高原上不可多得的『綠色島嶼』。記不得是初中還是高中,就學過『涇渭分明』這個成語,涇者水清、渭者水渾,然而,直到登臨六盤山巔,方始知道涇水、渭水均發源於六盤山中。

  涇水、渭水自不必說,山中變化無窮的水系,跌宕出潭、瀑、泉、澗、溪等多種以水為勝的自然景觀,其中的老龍潭似乎總是披著一層薄如輕霧的面紗。清乾隆年間,大臣胡季謨奉命勘察涇水源頭,在其《涇水真源記》曾賦詩稱頌:

  無數飛泉大小珠,
  老龍潭底貯冰壺。
  汪洋千裡無塵滓,
  不至高陵不受污。

  六盤山的自然風光固然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但六盤山的紅色文化更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滋養。

  六盤山,是1935年10月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在這裡『從勝利走向勝利』!

  將臺堡這個六盤山褶皺中的小山村,記錄著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壯觀場景,標志著萬裡長征的勝利結束。

  正是『望斷南飛雁』,我懷著無限的景仰之情,走進坐落在六盤山主峰之上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紀念館頂部平臺上的紀念碑高達26.8米、長18米、寬4.5米,巍巍然高聳雲天。

  這是一座宏偉的建築,這是一座紅色的建築,它矗立在六盤山之巔,它矗立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六盤山上高峰』,我的耳畔久久回蕩著高亢雄渾的聲音。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