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董新英 田玉


沃野春潮湧,播種正當時。隨著氣溫回昇,春播工作已經陸續展開,北林區的廣大農戶正搶抓農時,利用科技化手段,加快推進春播進程,一幅幅『科技春耕』圖徐徐展開。
走進北林區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智能溫室大棚,幾臺電動智能播種機和電動覆土機正在進行標准化水稻播種作業。相較於以往的人工播種,機械化操作可以確保播量准確、無漏播、聚堆,覆土厚薄一致,到邊到角,覆蓋嚴密,一次播種可保苗全苗壯。『以前一天只能播一床種子,現在用機械一天能播三床,非常先進,土的薄厚都可以調。』北林區秦家鎮民安村農民陸金發高興地說。
北林區有著『中國寒地香米之鄉』的美譽。在這座現代化棚室裡,除了有智能覆土機、播種機這樣的『科技好幫手』,還有智能化的設備管理秧苗長勢,電子顯示屏可以實時顯示監測到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的酸鹼度值和微量元素等數據信息,再通過智能調控風控系統、采光系統、噴淋系統,就能高效快捷地管理大棚,使大棚裡的秧苗茁壯成長。綏化市盛昌種子繁育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盧國臣向記者介紹:『這座現代化大棚通過「5G技術+智慧農業」,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秧苗好基本上預示著一半的豐收。現在土壤溫度達到了18攝氏度以上,土壤濕度26%,如果溫度濕度數值不合適,我們就及時調整。』
據了解,今年,北林區水稻播種面積達104萬畝。目前,全區5萬多棟標准化大棚的水稻播種工作已全面展開,4月20日播種結束,進入秧苗管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