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市晴森糧食加工公司三十六年發展路
□ 特約記者 姜立峰
在海倫市,一家名為晴森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的企業已默默耕耘了36年。從起步於競爭激烈的海倫面粉加工業,到輾轉青岡縣中和鎮,再到因招商引資政策重返海倫,這家企業始終以『質量為本』,在時代變遷中堅守初心。2021年1月,李貴寶從父親手中接過重任,延續著『讓百姓吃上好面』的朴素願景。
晴森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改革開放初期。1989年,海倫當地面粉廠林立,市場競爭激烈,創始人李貴寶的父親選擇到青岡縣中和鎮辦米面加工企業,以差異化經營謀求生存。2007年,隨著海倫市招商引資政策的推進,企業決定回歸故土,依托家鄉的農業資源和政策支持,逐步擴大規模。這一『走出去又引回來』的戰略,不僅體現了企業靈活適應市場的能力,更彰顯了其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作為面粉加工企業,原料的品質直接決定產品的成敗。晴森公司的小麥采購涉及俄羅斯和我國的山西和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牙克石農場等地,年進貨量達3-4萬噸。每批小麥均經過嚴格化驗,確保符合標准後纔簽訂合同。這種對原料的苛刻篩選,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生產工藝上,晴森堅持『配麥通用粉』原則,即不提取麥芯、不添加增白劑或改良劑,最大程度保留小麥的原生態風味。其面粉呈灰黃色,口感紮實有嚼勁,面筋含量適中,帶有自然的麥香。李貴寶坦言:『現在人嘴比較刁,但好東西自然有人找。』正是這種『不跟風、不取巧』的堅持,讓晴森的面粉在消費者中積累了口碑。
目前,晴森公司旗下擁有『晴森』『李氏北環』『京糧花』三個品牌,年加工面粉2—3萬噸,主要銷往海倫周邊縣市,並通過國家『832扶貧平臺』拓展市場。與其他企業不同,晴森不設專職業務員,也不依賴廣告推廣,而是通過『客戶介紹客戶』的口碑傳播模式,在每個縣城僅設一家代理經銷商。這種『少而精』的渠道策略,既降低了運營成本,又確保了終端價格的穩定。
在企業內部,晴森公司注重員工福利與技術團隊建設。現有員工二三十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超三分之一,月工資穩定在4000—5000元,且保證按時發放。這種『待遇留人』的方式,使得技術骨乾長期留任,保障了生產工藝的穩定性。李貴寶認為:『產量和質量若不能兼顧,寧可少做也要做好。』這一理念貫穿企業管理的每個環節。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晴森公司仍將『品質』視為核心競爭力。李貴寶表示,未來計劃通過優化設備提昇產能,但絕不會犧牲質量。『把質量保證好,讓百姓吃上點好面』不僅是口號,更是兩代人堅守的承諾。
從鄉鎮小廠到區域知名品牌,晴森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的36年歷程,是一部傳統家族企業堅守與創新的縮影。其『返璞歸真』的制粉理念,或許正是對『匠心』二字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