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雄獅勁舞鬧新年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2-10 字體:

周虎軍

  舞獅,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習俗之一。

  獅子威風凜凜,動作靈動,是老百姓心中的祥瑞。千百年來,人們在過年期間用舞獅的形式祈求上蒼,盼望新年五谷豐登、平安健康。

  時光一進入臘月,仿佛推開了『年』的門,鄉親們就開始為舞獅做准備。這些獅子多由柔韌的紅布或黃布縫制而成,紅色的布上面縫綴黃色絨毛,黃色的布上面縫綴的多為白色絨毛。獅子頸部掛著幾個鈴鐺,舞動時清脆悅耳。獅子頭主體多為木頭,畫著五顏六色的圖案,眼窩裡鑲嵌著會轉動的珠子,還有一張一合的大嘴巴,看上去栩栩如生。

  舞獅是高難度的技藝,需要表演者有著精湛的身手、超凡的耐力、靈活的肢體,能夠准確地表演各種舞蹈動作和技巧,還要通過臉部表情傳達獅子的神態、情緒,使獅子富有生動性、表現力。

  舞獅對獅尾表演者要求相對更高,要不停的抖動或扭動臀部,讓獅子活靈活現、活潑可愛,增強舞獅的視覺效果。還要有較大的力量,能輕松抱起前面舞獅頭的演員。表演時兩名舞者以各種特定的動作、姿態、跳躍等方式喚醒獅子靈魂,把豐富多彩的形態展示給觀眾,讓古老的民間藝術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舞獅大多在正月裡,老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步行,有的駕駛著三輪車、小轎車,表演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聲如鼎沸,盛況空前。

  40面大鼓依次排開,可謂鑼鼓喧天。辛苦了一年的鄉親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彼此問候著、說笑著、談論著。威武的獅子在鞭炮聲中,使出渾身解數,跳躍翻騰,翻轉騰挪。時而眨一眨圓圓的大眼情,向臺下的觀眾賣賣萌;時而用獅腳撓撓癢,故意向人們展示一下自己的可愛之處;時而又在高臺上龍騰虎躍,秀一下自己矯健的身姿。臺下不時爆發如潮的掌聲,這時獅口中吐出一副春聯,把一年一度的獅舞表演推向了高潮。觀眾們雀躍著、歡呼著、吶喊著,此起彼伏,現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相傳舞獅最早起源於遠古時代,先祖模仿獅子的動作和姿態,祈求驅瘟避邪。隨著時間的推移,舞獅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娛樂和慶祝活動,並在不同的地區得到傳承和發展。獅舞以其豪放威武的形象而著稱,體現了人們的矯健與堅韌。

  一年一度的舞獅凝結著鄉親們的汗水和智慧,寄托著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看罷了獅舞表演,鄉親們蓄滿了生龍活虎的乾勁,看到了熱氣騰騰的希望,擼起袖子,投入到新一年為理想轟轟烈烈地奮斗中。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