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小城牌匾

來源:綏化日報 2024-12-09 字體:

風凝

  於街巷行走,用腳步去丈量城市,著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近來,對小城路邊的牌匾格外感興趣,從顏色搭配,到字體選擇,再到標識和店名的設計,都能被我揣度出些由頭來。

  牌匾的顏色,豐富多彩。醒目的紅色,像一團火,傳遞著熱情與活力,適合做川味餐館;燦爛的金色,若一束光,散發著高貴與奢華,常為金銀珠寶店;澄澈的藍色,如天空、似海洋,寧靜深邃,包羅萬象;經典的黑、白、灰,拼湊起來簡約大氣,透著高級感……

  在交通崗等紅綠燈時,一次不經意的抬頭,竟意外發現,左前方的自助火鍋與右前方的房租托管,牌匾都是鮮亮的橙色。它們隔路對望,遙相呼應,好像明明是一家店,卻被一條路一分為二,又像是一條路將兩家店緊密聯系到了一起。一面是食,一面是住,二者代表著煙火人間裡每一個人的剛需。其實,牌匾的顏色,不僅僅是一種視覺的呈現,是一種無聲的召喚,更是一種情感與理念的傳遞。

  牌匾上的字體,五花八門。楷書的,橫平豎直,盡顯端莊與風骨,給人一種踏實、可靠之感;行書的,飄逸灑脫,似行雲流水,靈動而自然;草書的,豪放不羈、氣勢磅礡,猶如龍飛鳳舞,充滿激情與創造力;隸書的,古朴渾厚、圓潤典雅,帶著歷史的厚重感……

  在小城一隅,有一條古街,街道兩旁奇石館林立,文物店遍布,琳琅滿目的各類化石展品鋪天蓋地地襲來。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與古色古香的清雅街市相映成趣。兩旁的牌匾,或龍飛鳳舞,又或中規中矩,龍飛鳳舞的不一定一眼就識得,中規中矩的也有很多是繁體字。不過,都入木三分,仿佛一張張飽經滄桑的臉。就這麼走,一直走,仿佛能從一個朝代走到另一個朝代,從一種人生走到另一種人生。

  牌匾一隅的標識,是一種象征。它如一個個神秘的符號,蘊含著特殊的含義。水果店常常是簡潔的水果圖形;寵物店往往是卡通的動物圖案;還有的標識是店名的變體,很抽象,也很藝術。有些標識則采用了立體設計,通過光影的變化和材質的質感,散發著現代與科技的氣息,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有些傳統風格的牌匾標識,融入了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如古老的印章、吉祥的雲紋等,展現出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然,無論是具象還是抽象,傳統還是現代,都成為了店鋪的獨特象征。

  給店鋪起名,也是一門學問。有的店名充滿詩意,如:『清風巷』『聽雪廬』『幽泉小築』,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覓得一份寧靜與雅致;有的店名直白務實,如:『百姓超市』『五金大全』『煎餅果子』,為那些有明確需求的顧客提供了最便捷的指引;還有些店名巧用諧音,如:『衣(一)見鍾情』『騎(其)樂無窮』 『愛不飾(釋)手』 ,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一份妙趣;以店家姓氏命名的店鋪也不在少數,『拜師傅蘭州拉面』『袁記串串香』『小李子炸串』『劉二郎烤骨頭』,親切,好記。當然,也有一些聽起來就很有品質或者看上去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店名,不看櫥窗可能不確定商品為何的那種,吸引著更多人去探索、去體驗。

  想來,每一塊牌匾都有著獨特的靈魂,它們是店鋪的招牌,體現著商家的用心。它們更是小城文化的象征,正因有了它們,一條條街巷、一座座城市纔被烙上深刻的印記。它們與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一同呼吸,一同成長,一同構成了這座小城獨特的魅力。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