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於岩松 『躬耕』田野服務『三農』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9-19 字體:

文/攝  全媒體記者  廉紅 李書慶
 

  19歲,他從黑龍江省銀行學校畢業分配到農業銀行肇東市支行工作,從櫃員做起,當過出納員、綜合員、監管員,後任支行客戶部客戶經理,開始從事農貸業務,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金融服務『三農』的事業。

  他就是農業銀行肇東市支行個人金融部經理於岩松。

為父老鄉親『貸』來致富『及時雨』

  於岩松生於肇東市昌五鎮一個農民家庭,對農民有著朴素的感情。剛走上農貸崗位時,他說:『我是農村孩子出身,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我們農行的信貸支持,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於岩松把每一位服務的農戶視為自己的親人,用心用情服務好。2018年11月,宋站鎮農民吳振東正在為來年種地貸款發愁,於岩松來到他家,詳細講解了農行的利率與同業對比優惠較多,得到了吳振東的認可,辦理了20萬元種植業貸款。現在,吳振東由原來承包流轉400畝土地,到如今已流轉土地4000多畝,從2018年貸款20萬元增加到2024年貸款120萬元,目前已累計在肇東支行貸款618萬元。吳振東說:『多虧了農行的信貸支持,我致富了,岩松真是幫了大忙了。』

  近三年的時間,於岩松經手累計發放農戶貸款1776筆、金額3.5億元,農戶貸款年平均最高佔用額超過1.3億元。

奔跑在鄉村振興之路金融服務『零距離』

  2012年,在農總行啟動惠農通『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後,於岩松帶領團隊積極走訪農家店,講解金穗『惠農通』工程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優勢,推進『惠農通』這件新生事物在農村落地生根。

  那一段時間,於岩松天天跑農村,每天早出晚歸,一天行程600多公裡,一連氣跑20多家小超市、食雜店,回家時下車渾身像散架了一樣,雙腿都麻木了。他說,身體上的勞累不算什麼,難的是店主對新事物不認。他用通俗易懂的白話向店主宣講,『惠農通』帶來哪些好處,百益無害。他講得口乾舌燥,一天下來嗓子都沙啞了,把店主打動了,說:『就衝你這認真實在勁兒,我家做。』

  馬不停蹄走村屯,辛苦換來百家點。於岩松和團隊足跡跑遍肇東22個鄉鎮、186個行政村,成功搭建起186家『惠農通』服務點,覆蓋率均達到100%。小額取現、轉賬、代收新農保繳費、代收農電費、預約辦理社保卡等都能直接辦理。服務點功能全,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夠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

守鐵紀鋼規經手農貸『零不良』

  在人們的印象中,銀行的信貸部門最有權,銀行內部也把信貸部門列為防范風險的薄弱部門。於岩松從入行和進入農貸專業起,對自己有個嚴格要求,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合規操作。對符合貸款條件的貸戶馬上辦理、從不含糊,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開綠燈。

  2020年2月份,於岩松表弟想找幾個農戶給自己貸款20萬元。於岩松一聽馬上拒絕說:『此貸款屬於頂名貸款,嚴重違規,如果你真的種地缺錢,我家正好有5萬元,你拿去用,秋後再還給我,你看行嗎?』表弟最終沒有獲得貸款。

  於岩松常說:『銀行的錢是國家的錢,是老百姓的錢,決不能在我手中損失一分一毫。』每發放一筆貸款,他都實地考察貸款農戶的家庭財產、經營情況,通過鄰裡、村委會等多方打聽,了解有可能影響貸款回收的風險點,並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根據農戶的實際情況給出合理的融資建議。貸款發放後,他關注市場動態,把握客觀環境,持續跟蹤經營情況,適時做出風險預判並盡快采取有效措施。

  由於於岩松的嚴格把控,多年來,他經手的農戶貸款始終保持『零不良』記錄。

  27年如一日堅守服務『三農』,辛勤汗水贏得榮譽多多。於岩松多次被省市行評選為『優秀農貸客戶經理』『四無農貸客戶經理』,2023年,被評為省農行優秀共產黨員,並獲得農總行『合規之星』和『饒纔富獎』。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