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燒蜂窩煤的歲月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1-15 字體:

冉博

  小時候,我們一家住在縣城上,那時候沒有煤氣、天然氣,家家戶戶都燒蜂窩煤,每一年都要消耗掉幾千斤。蜂窩煤有著黝黑的外表,圓胖的身體,從上到下還挖了一個個小圓孔,叫窩眼,像是被切得整整齊齊的黑色蓮藕節。別看有這麼多孔洞,質地卻異常結實,用火鉗子夾起來也不會往下掉碎屑。

  燒蜂窩煤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種黑色的鐵爐子,有二尺多高,肚子渾圓,頸部較細,底部還有一個通風口,可以控制氣流大小,頂部有可以圍著爐子轉動的蓋子。小小的不佔地方,放在廚房非常方便。

  兒時的我最喜歡站在一旁看母親生火做飯:母親系著圍裙,彎下身子,把煤爐下面的通風口打開,點燃幾張紙,扔到爐膛裡,不一會兒,老煤被點燃了,從蜂窩眼冒出來一束束紅光,煞是好看。等到蜂窩煤燃盡的時候,它就從黑色變成了黃色,一碰就碎。這時母親手拿火鉗子夾起一塊新煤放進爐膛裡面,仔細撥弄著,把新舊蜂窩煤的窩眼看准、對齊,這樣爐火纔燒得旺。母親的動作行雲流水,蜂窩煤燃燒起來了,鍋裡的水也開始滋滋作響,我也高興地跳起來,悠悠的歲月就在這一爐火中被慢慢地煮著。

  由於消耗量大,我們一家人經常提前買好過冬的蜂窩煤。縣城東邊有家煤店,生意也特別好。記得有一次,父親借了一輛三輪車,帶著母親和我去買煤。一路上,父親載著我們,兩邊的房子和樹木飛快地向後奔跑,我的心情也格外喜悅。到了地方,父親母親在長長的隊伍裡等著買煤,我就在一邊玩耍。等買好煤、裝好車後,我自告奮勇提出要騎三輪車,一開始父親母親都不同意,說這一車煤200多斤,我根本騎不動,奈何我執意要騎,父母只得允許我騎行一小段。我興奮地坐上三輪車,學著大人的樣子手扶車把手,兩腳一前一後踩下去。遇到吃力的時候,我咬著牙,雙腿發力,突然仿佛有人在後面悄悄推了一把,車子又動了起來,憑著慣性,我騎出去了好長一段距離,纔不情願地停下來了。我心想,把這一車煤拉回家,這個冬天就不用吃涼飯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拉煤車,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致。

  記憶中,那時的冬天相當寒冷,西北風嗚嗚地刮著,大雪漫天飛舞,屋檐和圍牆到處是冰溜子,又長又尖,像是一根根利箭,閃著銀色的光芒,蓄勢待發。一早醒來,陽臺上的水盆全部結了冰,遠處樹枝子光禿禿的,覆蓋著潔白的雪花,飛鳥了無蹤跡。每當放學回到家,我都會把手放在爐子上烤烤火,很快一股暖流就流遍了整個身體,驅散了滿身的寒氣。

  傍晚時分,一家人在廚房忙活,是最幸福的時刻。父親生爐子,母親切菜、炒菜。我則在一旁看著爐火,不一會兒,青菜熟了,稀飯也開鍋了,香氣飄滿整個屋子。端上飯桌,嚼著香噴噴的飯菜,看電視裡的葫蘆兄弟動畫片,一家人熱熱鬧鬧,讓人難以忘懷。

  長大後,讀到『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總會想起那一塊塊蜂窩煤,曾經溫暖了我的整個童年,陪伴我度過了那段簡朴美好的日子。如今,蜂窩煤雖然消失了,但它始終留存於一代人的記憶深處,每當想起,都讓人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