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味道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1-06 字體:

王偉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童年的記憶中,最喜歡去的地方是供銷社,那裡除了有我喜歡的玩具、食品、年畫,還有我喜歡的味道。

  遠遠的,就能聞到供銷社的味道。大粒鹽,聞起來咸咸的、腥腥的、濃濃的,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供銷社精典的味道。透過大粒鹽的味兒,便是齁齁的醬油的味道。那時候的醬油,用大缸盛著,上面用棉紗做的蓋兒,上頭是木蓋兒。像我們這六七歲的孩子,手裡攥著一毛錢,拎著一個空玻璃瓶兒,跑到櫃臺前,怯怯地喊:『打一毛的醬油!』一毛錢只能打半瓶兒,用苞米瓤兒的尖部的一小截兒一塞,雙手捧著小心奕奕地往家走。白酒的味道也好聞。幾口大缸,裝著不同原料的白酒,有高粱酒、苞米酒、甜菜酒等。缸外掛著幾個『酒提漏兒』,有一斤的、半斤的、二兩的、一兩的。一掀開蓋子,一股濃郁的酒香味兒就飄了出來,我們這群孩子趕忙捏住了鼻子,做著鬼臉,怕醉了。大人們則使勁兒地吸著酒香,遞過空瓶子。一兩是自家用,二兩是來客了,半斤是來貴客了,一斤以上是家裡辦事情。那時候的酒味道兒摻合著大粒鹽、醬油、豆油的味道兒,總有香濃的人間煙火氣的味道兒。

  只有快過年了,供銷社的味道纔豐富起來。我們這群孩子,就會在供銷社門口,聞著、饞著、猜著是什麼味道。濃腥的是刀魚,淡腥的是海帶,半腥半臭的是鹵蝦醬兒;淡火藥味道的是小紅鞭兒,濃火藥味道的是成盤的洋鞭兒,火藥味摻合著草紙味的是雙響子;甜香的是凍苹果,甜酸的是凍梨兒,軟甜軟甜是凍柿子;淡藥味兒的是桔子瓣糖,淡奶味兒的是大白兔奶糖,淡淡甜味兒的是玻璃球糖。

  快過年了,最盼的味道是淡淡墨香的,那就是掛起來一排排的年畫:年年有餘、五谷豐登、松鶴拜壽、金童送福。最喜歡的還是四幅一套的年畫:春夏秋冬、紅燈記、沙家?、智取威虎山、岳飛抗金、南京路上好八連、哪吒鬧海。徜徉在年畫中,留連忘返,快樂無限,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回家,直到供銷社關門了,纔一邊揉著脖子一邊往家裡跑,而鼻子裡還是滿滿的年畫味道。

  不知不覺上了中學,每次騎自行車路過供銷社,我們總要使勁兒吸上幾口,有人喊『來鳳凰煙了』!有人喊『進凍海魚了』!還有人喊『進陳醋了』!大家一齊起哄,一塊兒大笑著拼命地蹬起來。不知不覺上了高中,進縣城讀書了,學校周邊全是食雜店,燒烤的味道、熏醬的味道、面包的味道多了起來,都沒有供銷社的味道入鼻入口入心入腦。放假了回到村裡,總願意找借口去供銷社買東西,總想聞聞、再聞聞那熟悉的、幸福的、快樂的味道。

  常常在夢裡、在他鄉、在年節的時候,想起供銷社的味道。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