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姑蘇冬日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1-06 字體:

子安
 

  入冬之際,姑蘇城的街頭角落湧動著一股暖流,仿佛溫柔地叫醒沈睡中的婉約。漫步在寂靜的巷弄,踏過斑駁的青石板,聆聽來自遠古的詩篇,那是一首江南水鄉的冬歌,低回而綿長。

  姑蘇的冬日,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卷,展示著別致的素雅美感。古橋上的垂柳少了繁茂的綠,顯得愈加靈動,輕輕地拂過水面,激起水波漣漪,晶瑩透亮,像是時間在此輕輕打了一個結。那樹枝橫斜,仿佛在訴說著冬日的寂寥與堅韌;那黛瓦嵌玉,猶如歷史的痕跡,訴說著姑蘇的千年風華。在這裡,我遇見了姑蘇的冬日,遇見了那份屬於江南的詩意風雅。

  漫步在古街老巷,園林山水在眼前一一展現。那些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仿佛都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在這裡,時間仿佛凝固,讓人忘卻了塵世的喧囂。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葉子,都散發著淡淡的墨香,讓人沈醉其中,無法自拔。那些行走在古街旁,低聲交談的人們,或許就是最好的歷史詮釋者,他們的聲音輕輕飄過,像是細碎的詩行,留在空氣之中,化為一絲絲暖韻。

  走在枝椏交錯的園林之中,凝視著橋邊疏影橫斜的柳條,它們在寒風中微微搖曳,如詩如畫的姿態顯示出生命獨有的堅韌和風韻。池塘邊的睡蓮雖已深沈地沈入了冬日的夢鄉,但留下的輪廓還依稀勾勒出夏日的繁華。

  園林之中,疏枝剪影,錯落有致,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拱橋下的微波蕩漾,或見魚戲淺底,或聞鳥鳴茂木。這裡不僅僅是古人留下的山水意境,更是閑適生活的真實寫照,每一處景致,每一片葉聲,都無不在訴說著悠長的文化傳承。拙政園、留園……每一座歷經歲月洗禮的園林都自成一格、各盡其妙。曲折幽深的回廊,清幽雅致的亭臺,以及那些雕梁畫棟,似乎在細語著歷史的軼事。

  姑蘇的冬日,沒有濃烈的顏色,卻有著別樣的清冷和靜謐,黃昏時分,走在平江路上,一片片讓人心動的黛瓦在暮色中散發出溫暖的光芒,金色的燈光灑在斑駁的老牆上,光與影交錯,顯得古朴而又溫馨。一步步欣賞著這座城市的縮影,感受著她千年的沈淀和歷久彌新的風華。

  寒風中,古街的燈籠搖曳生姿,宛如一顆顆紅色的明珠,點綴在古老的街巷之間。那一瞬間,仿佛能聽見歷史在低語,古老的蘇州在講述著它的故事。

  行至黛色瓦頂之下,你會發現那陣陣的炊煙在寒空中昇騰,與斜飛的雪花相映成趣,這雪非彼雪,這炊煙也非彼炊煙,卻在無聲間賦予冬日一種溫暖的情感和靈魂。夜幕低垂,姑蘇古城漸漸籠罩在一片斑斕的色彩之中。古城牆上映照著粼粼波光的倒影,恍若夢境,讓人戀戀不捨。而那傳統的評彈小調,更是在此刻溫情地跳動,它用含蓄古朴的筆觸將姑蘇的冬日魅力,一點點地細致入微地描繪出來。

  冬日的姑蘇,不同於夏日的蔥郁,也沒有春日的妖嬈,亦缺少秋季的豐盈。這裡有的,是一幅用天然的墨水繪畫出的水墨畫卷,寧靜、淡雅而不失生動。從清晨水霧蒙蒙的山水畫卷,到夜晚風情萬種的燈火闌珊,姑蘇的美,無論晝夜,都不曾辜負每一位前來尋夢的旅人。

  遇見姑蘇冬日,遇見那份屬於江南的詩意風雅。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歲月的靜好,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我想,這就是姑蘇的魅力吧,它既有都市的繁華,又有詩意的風雅。世人皆有一夢,惟願長留蘇州。我亦悄悄地許下心願,願每個冬日都能回到這裡,與姑蘇的山水相伴,與這夢中水鄉,詩意江南共白首。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