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猛?象詩刊

西藏:羅布林卡

來源:綏化晚報 2023-12-29 字體:

西藏:羅布林卡

娜夜

它是我來世起給女兒的名字:羅布林卡
它是我來世起給女兒和兒子的名字:羅布和林卡
它是我來世想起今生時的兩行眼淚:羅布……林卡

 

  三姑石讀後:

  讀懂一首詩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僅僅讀了,覺得挺好,就是混個臉熟而已。要學會與一首詩相處,了解他的心地、本質、背景等諸多方面,纔能更好地找到進入詩意妙境的可能性。

  以前,記得娜夜《在蘭州》那首詩,覺得真誠感人極了,特別記得她那首《生活》的短詩,記得那顆黑糖球兒,以及它代表的懮傷。十分喜歡娜夜的詩,但是娜夜的詩有過多的跳躍,對於我這有極簡主義傾向的懶人來說,有些費勁費力,所以在娜夜的詩前,常常望而止步,沒有更多的親密接觸。

  這首《西藏:羅布林卡》,是一首有些神奇的詩。今天晚上,又開始凝視她,忽然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和這首詩似有了更近一層的親近,有了老友重逢的欣幸與愉悅。

  似一種偶得讓我發現詩人寫作的背景,而這能極大地強化讀者和我對這首詩的認知。在百度百科中知道羅布林卡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而使我震動最深的是羅布林卡這個園林有寶貝園林(藏語羅布是寶貝之意,林卡是園林之意)之稱,所以我想詩人之所以寫這首詩,一定受了寶貝二字的啟發,或者受了寶貝的感動,想到了寶貝兒,憧憬和祝福寶貝兒……如此,纔有了這樣一首大悲傷、大悲憫的詩。

  由此,我又想到詩人的自身情況,是否她與女兒和兒子這兩個稱謂之間有更多的一種關聯,內心郁積有別樣的欣喜和悲苦,或者有太多復雜的情感在她身上附加,而借羅布林卡進行緩釋。

  這首詩的詩題標注詩意的源流地是西藏,因為是西藏,這首詩有她的純淨和遼闊就是必然了。人類許多美好的暢想都可以在西藏被寄予。我曾去過那裡,看著天空那種大藍,雪山那種大神,河流那種大美……讓人很容易就產生如夢似幻的感覺。所以說,詩人娜夜在西藏羅布林卡那一刻,在園林裡散步徜徉的時候,特別是羅布林卡這四個字組合所帶出來的那種親切的感覺,觸發了她內心的無限溫柔與傷感,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母性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她會產生追求母性最偉大成就的熱望,那就是成為母親。

  僅僅普通的一個地名,讓詩人有了綿綿的情思,聯想到女兒,甚至又刻意地強調了一下:女兒和兒子。最後,她想到了兩行眼淚。不管詩人是否有女兒,是否有女兒和兒子在遙遠的來世,現在,那最珍貴的眼淚如此晶瑩,且銳利地穿透了一個女人的一切。

  深入思量,此詩似還有崢嶸意。把集文化、藝術、宗教等於一體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稱為女兒、女兒和兒子,既是最奇崛的比喻,又是為人母者最美好的一種期許。而那兩行眼淚確有些復雜,既有嘆惋今生未盡之美好的哀愁,又有傷懷來生未達成之愛意的懮患,甚或還有一切圓滿的感動與感恩。

  而羅布林卡,羅布和林卡,羅布……林卡……這語感節奏又似轉經筒發出的誦經之聲,更似從詩人身心上溢出的雪蓮般的純淨高潔的氣息。

  無疑,這是一首美好的詩,一首懮傷的詩,在極簡省的文字下面,凝結著詩人剪不斷、理還亂的一種情思,一種溫暖。

  而我,於這個月夜,正享受一首詩帶來的歡愉和洞見。
 

掃碼端詳
 

  娜夜,滿族,六十年代出生,祖籍遼寧興城。成長於西北,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曾長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現為甘肅省文學院專業作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詩歌寫作,出版詩集多部,曾獲人民文學獎、天問詩人獎、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等。2005年《娜夜詩選》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
 

  三姑石,系詩愛者,讀詩是她的習慣,有她的悖論和主觀,喜歡從民間視角,或他視角讀詩。如果你看到,偏又趕上她言語走音的一日,敬請理解。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