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傑
越來越懶得出發了
希望所有的日子
都是抵達
今年,我只飛行過三次
也不是急吼吼地趕路
那天,在首都機場的候機廳裡
我找了一個沒人的角落
呆坐
眼前是通透的落地窗
窗外,四面八方的飛機起飛、落地
四面八方的人呵,起飛、落地
——仿佛來自外星
做一個局外人,是可怕的
我忽然心生恐慌:
對這個熟悉的世界
我不知道的事情
為什麼
越來越多
三姑石讀後:
宋曉傑的詩在開合間沈淀的是一種有品質的思考,不管場域、時序如何變幻,她於沈靜中一直保持著她喜歡的姿勢,並在一張紙上投下只屬於她的影像。
這首《在首都機場候機廳》是典型的宋曉傑之詩,值得一讀。
細讀之後,發現這首詩演繹的是想象與真實之間的冷思考,充滿人生況味,很容易就讓人跟隨詩人的腳步來到詩境中,享受那一刻的歡愉。
美國現代詩人史蒂文斯極其生動地將詩歌比喻為『想象與真實之間一份必不可少的婚約』,宋曉傑草擬的這份『婚約』如何演繹?讓我們細讀一下。
在首都機場候機廳,這是詩人精心安排的一個場域,或者是詩人不得不面對的真實場域。此刻,她把自己放下,詩人是有點疲憊了,她就要堆在椅子上了。
『越來越懶得出發了
希望所有的日子
都是抵達
今年,我只飛行過三次
也不是急吼吼地趕路』
我們可以想象,詩人在與自己、與空氣、與眼前的人們,甚至是與自己坐的一把椅子敞開了內心。人往往會在片刻孤獨的間隙,抓住機會,與真實的自己遇見。『越來越懶得出發了』,詩人好像受夠了,『希望所有的日子』都不用漂泊,都不用居無定所,希望所有快樂的日子『都是抵達』。
詩人的心是明亮的,沒有灰塵,亦沒有拉上簾子。此刻,她在展示屬於她的通透與真實,我們甚至會與詩人找到相同的此刻。我們真不想『急吼吼地趕路』了,我們想歇會兒,想放飛自己,在草葉間,在蝴蝶的翅翼上,在小溪的潺潺流動裡。
『那天,在首都機場的候機廳裡
我找了一個沒人的角落
呆坐』
詩人特別強調,那是一個沒人的角落。機場的大與我的小,在一幅畫面上呈現出來,十分地鮮明。這一定不是一幅灑滿陽光的畫面,也不是一幅唯美的畫面,甚至有些可怖。透過漫布在空氣中的灰塵和喧囂,我們還是發現了『我』在『一個沒人的角落』『呆坐』。
經過必要的鋪陳,詩人為想要的詩意,做著最後的准備。
詩人好像還沒有完全把自己從自語式想象與思考中抽離——
『眼前是通透的落地窗
窗外,四面八方的飛機起飛、落地
四面八方的人呵,起飛、落地』
面對如此明亮、繁華的景象,詩人竟然發出了——
『——仿佛來自外星』
這是疑問,也是在醞釀詩意的到來。詩人把現實之境虛化為魔幻的現實——『外星』。這一比喻是讓人感到非常震撼的,這也是詩人苦心尋找的最特別的,專屬於她的詩意制造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要的不同凡響的詩意如期到來——
『做一個局外人,是可怕的
我忽然心生恐慌:
對這個熟悉的世界
我不知道的事情
為什麼
越來越多』
也許讀者會說,這是詩人在展示真實的同時,也在展示她的『小』、她的『怕』。這裡可回應一下:詩人所在的場域是機場,是出發的地方,詩人正要收拾行囊,勇敢地面對即將到來的出發,詩人所呈現的『怕』,恰是對人世、人生的敬畏。
我好像聽到一聲:『各位旅客,開始檢票了。』
宋曉傑,生於遼寧盤錦。出版各類文集二十餘部。一級作家。2012—2013年度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曾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第六屆『全國散文詩大獎』、首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揚子江》詩刊獎』,三次獲得『遼寧文學獎』等獎項。現供職於遼寧文學院。
三姑石,系詩愛者,讀詩是她的習慣,有她的悖論和主觀,喜歡從民間視角,或他視角讀詩。如果你看到,偏又趕上她言語走音的一日,敬請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