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猛?象詩刊

從前慢

來源:綏化晚報 2023-12-29 字體:

從前慢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三姑石讀後:

  這首詩都太熟了,很難說出什麼新意,弄不好會落個『老套』的歪名,閃了吧?

  閃不了!斗膽走近,試著拆解下木心老師的心思,一片一片置於案幾之上,以饗讀者。

  讀詩不過是讀時和讀世,時代和時間,世相和世界,在詩中沈淀、生息和變換……詩也似乎在等待那個對的人出現。

  第一次接觸這首詩的時候,還很年輕,那時不理解慢,覺得這裡的慢,有慵懶、懈怠、不思進取的嫌疑,所以,對這首詩,不甚喜歡。當歲月走過了許多年,重新與這首詩見面,似一下子掀去紗巾,頓覺無比新鮮怡人,一張無比可人的面貌,令人蕩胸生層雲。

  這首詩在進入我時遇到的障礙應該是心理對位的偏差,這首詩,應該是一位落去歲月塵煙的老人於沈靜中的一次感慨、一段回憶、一次凝思。他激起的是歲月靜好時的一層又一層波浪,只有在岸邊藤椅上小憩,如詩人者,纔會有更多欣賞的機會和更好的心情,而彼時,少年如我者,正在享受衝浪時光,無暇顧及。

  木心老先生說:『至少到六十歲以後,纔能什麼書拉起來看,因為觸動你去思考,磨礪你的辨別力,成立你自己的體系性(非體系),你們現在還不到這個境界。』

  這似在給我不懂作申辯,給我懂找理由。這是一首一直躲在角落,等著我由陌生走向熟悉的詩。他忽然打開了屬於我的所有詞語,在我的身上找到少年時的誠懇,火車站的黑暗無行人,小店黑暗冒著熱氣……日色變得很慢……從前的鎖好看。這些屬於我的經歷,或我的時間裡的詞語,在詩人的精心排列下,成為我心靈底片上曝光的黑白影像。

  此刻,我正在時速300多公裡的列車上,窗外的風景忽然而逝,其實看不見,或者看不清,這是世界之快,也是世相中的無奈。這首詩,對『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極盡懷念之情,在對過去的回望與咀嚼中,有詩意棲居之沈浸。對『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又頗多感慨與贊美,快的輕靈,與慢的沈郁,於此間互見。這是多麼矛盾的心態啊,又是多麼悵惘的流露,既有唯美,又有嘆惋,此中深意,成就了一首好詩的構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這最後幾句,我曾判其冗餘。此時此刻在列車的奔跑中,特別是夜色彌漫裡,我只能看到車窗上自己的影子在抖動,而窗外只有一閃而過的流光。不僅感慨,快的節奏和環境掩蓋了風景,而現世的鎖,沒有鑰匙,只有密碼。這種快的行進,快的打開,留下深深的防御之傷,也在人心與人心築起高牆,再也回不到從前,回不到時序和心靈的慢,你鎖了,人家都不知道,怎麼會懂啊?!

  相信木心老人再回看這首詩時,說不定他不但心有矛盾,而且許會徹底不懂了。

  他寫詩的時間,已不是現在的時間;他面臨的世相,已非現在的世相。這份陌生,恰是這首詩不死的詩意。
 

掃碼端詳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筆名木心。中國當代作家、畫家。1927年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烏鎮東柵。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2011年12月21日3時逝世於故鄉烏鎮,享年84歲。

  著有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等;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等;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等;畫集《木心畫集》等;口述作品《文學回憶錄》等。

 

  三姑石,系詩愛者,讀詩是她的習慣,有她的悖論和主觀,喜歡從民間視角,或他視角讀詩。如果你看到,偏又趕上她言語走音的一日,敬請理解。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