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二爺投軍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7-31 字體:

吳長海
 

  二爺年輕時很有力氣。

  二爺的力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他本身的塊頭大,體質好;二是他從十五歲起就在徐老板家打長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鋸木板,一乾就是十年,一雙手練就得可以力發千鈞。

  日本人侵略家鄉那一年,二爺已二十五歲,正是年青力壯,拳頭立馬的時候。由於戰亂,徐老板的家道已顯敗落,鋸板廠被迫關閉。二爺由於沒有一畝田地,失業了。

  失業後的二爺有的是力氣,可有力無處使。一天,與他一塊在鋸板廠打工的長工祥發約他去金牛鎮當挑夫,問他乾不乾。二爺正在家閑得慌,已餓了一天肚子,聽到這消息後連忙說:『乾!』二人便到鎮上做了挑夫。

  二爺每天拿著扁擔立在街頭,腰上束著毛巾,腳上穿著草鞋,一副十足的挑夫行頭。

  二爺力大,又好說話,給人做事,只要管飯就中。請二爺做事最劃算。所以二爺生意很好。那時,金牛鎮已被日本人侵佔,街面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中國人說話都不敢大聲,空氣顯得肅殺緊張。

  這天,站在街頭的二爺被一個蓄了一撮小胡子的日本兵喊去,對他一陣咿哩哇啦亂喊,二爺不知何事,急得直搖頭。

  日本兵邊喊邊比劃,二爺終於看出了一點門道,二爺點點頭。日本兵豎起大拇指,對二爺喊:『你的,大大的良民!』

  二爺也學著日本兵的腔調,說:『為皇軍的乾活,我的大大的盡力!』

  日本兵就拍拍二爺的肩,笑了。

  站在日本兵面前的二爺像山一樣的挺直。

  日本兵招呼二爺進了屋。

  屋很大,很深,陰陰暗暗的。借著小窗透進來的一絲亮光,二爺看清了這是一座鹽庫。

  戰亂時期,食鹽是當時的一級緊俏物資。二爺心頭突然一緊,眼前突然一黑。二爺想,日本人在這裡囤放這麼多食鹽,說明不久會有大的戰事爆發。

  日本兵拍拍二爺的肩,做了個挑的姿式,問二爺:『你的,乾活的明白?』

  二爺點點頭。

  二爺裝了滿滿的一擔食鹽。

  日本兵扛著槍,二爺挑著鹽從金牛鎮出發了。

  一路上二爺馬不停蹄地往前趕路,日本兵指揮著二爺,向通往高橋的方向進發。

  二爺表面看上去五大三粗,其實很有心計。二爺想,日本人把鹽送到高橋地帶,說明有駐紮高橋的跡向,這正是自己的家鄉。日本人給家鄉帶來的災難可大了,我怎能這樣不顧家鄉人民死活,幫日本人的忙?

  二爺心急如焚。

  一路上,二爺邊走邊琢磨,不停地磨磨蹭蹭。

  『你的,什麼的乾活?八格牙路!』日本兵對二爺發脾氣了。

  『太君,我的,實在累了。』二爺渾身是汗。

  這汗是急出來的汗。

  前面有一座橋,那是龍潭橋。正是二爺家鄉的那座小橋。

  二爺心裡一亮,步子不由加快。

  『喲西,你的,大大的,對皇軍的忠誠!』日本兵喊。

  二爺不吭聲,只顧埋頭向前走。

  快到橋邊,二爺腳步放慢。

  橋是木橋,全是由不足一尺寬的兩塊木板拼架而成。這些木板,全出自二爺的手。

  時值正是八月,天氣炎熱,龍潭橋下卻洪水滔滔。

  二爺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龍潭橋。

  日本兵在後面跟著。

  到了橋中央,二爺放下鹽擔,解開腰中的毛巾,浸了河水,擦著臉上的汗。

  日本兵也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二爺把毛巾遞過去。

  『太君,你的涼快涼快!』

  日本兵接過毛巾。他不知是見二爺樣子老實巴交放松了警惕還是確實因為酷熱難當,接過毛巾後的日本兵也浸了河水擦起了汗。

  日本兵不知這是二爺用的計策。

  『太君,你的舒服的乾活!』二爺笑著對日本兵說。

  『我的涼快,你的大大的良民。』日本兵也大笑起來。

  可是,二爺的笑立刻在臉上凝住,臉色變得十分嚴峻。

  日本兵突然感到了什麼,本能地操起背上的槍。

  可是遲了。

  說時遲,那時快。二爺揮起一記猛拳,打得日本兵眼冒金花,又飛起一腳,踢飛了日本兵手中的槍。隨後,二爺猛撲上去,二人滾進了滔滔河水。

  在龍潭河邊長大的二爺是有名的水泥鰍。他抓著日本兵就像是張順斗李逵,那日本兵如何敵得過力大無比又水性了得的二爺?

  二爺和日本兵在水中時隱時現,時沈時浮。不一會兒,日本兵便一命歸天!

  二爺在河灘挖了一個坑,草草埋葬了日本兵。

  後來,二爺挑著這擔食鹽,拿了這杆槍,投奔了駐紮在附近的新四軍部隊。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