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猛?象詩刊

張光華的詩

來源:綏化晚報 2023-06-16 字體:

  張光華,滿族。遼寧作協會員,工廠女工。

  月光在林間有過側身(組詩)
 

  母親走後

  落葉也會打濕一個人的
  它的飄零
  來自對一場秋雨全部的模仿
  黃昏,其實是最大范圍的一次葉落
  走到哪裡
  我都要承受著它斜來的飄零
 

  那是
 

  河,在天邊劃出一痕明亮的休止符
  似乎什麼都省略了
  但河水的光亮不能
  那是我們對一條河抽象的解讀
 

  我看到的
 

  這些年,我一直認為
  杜鵑花開了
  就是一年的開始
  杜鵑花落了
  就是一年的結束
  一年,就是這麼短
  這麼匆忙
  就像它在巉岩之上選擇了風
  選擇了雨
  選擇了人世的悲喜
  讓其餘的時間
  作為一種襯托或者贅述
 

  門開了
 

  你起身
  把門打開
  在時光的另一面
  誰也沒有來過
  灶膛裡的火光
  從你的臉上暗下來
  偶爾又有一顆火星亮了一下
  傍晚的炊煙早已散盡
  你的門還將虛掩著
 

  谷雨
 

  一滴滴
  在新翻的田裡
  濺起一點點的綠
  這是土地自己的綠
  區別於其他的草木
  它能喂養全世界飢餓的眼神
  被農夫教化的泥土
  最懂得谷雨為什麼細如一根根的牛毛
 

  安靜
 

  因為有了夜晚
  纔有了黑色的枯枝
  月光在林間有過側身
  天上的事
  都是從樹乾上垂落下來的
  像一根根松針
  安靜地著陸
  在喧囂的人世
  我知道這裡的枯枝將會折斷
  那是遇夜的草木
  還將在風聲之下
 

  蚯蚓
 

  自帶曲線
  就不需要別人再強加什麼了
  蜿蜒之軀,縱橫阡陌
  卻給我不息的江河

  把泥土中的黑暗過濾掉
  喂養禾苗、草木

  在土壤中埋頭
  也在土壤中站立
 

  
 

  在大山深處
  看見一株株高大的柞樹
  順著山坡
  倒在那裡
  它們是因為衰老而枯朽
  最終腐爛成為黝黑的土壤
  它們一輩輩想走出大山
  卻不能實現
  它們撲倒在地上的姿勢
  很像磕長頭的朝聖者
  沒有到達天邊
  而用力向前伸出的手臂
 

  我知道
 

  岩羊住在石頭裡面
  有時,它代替一塊岩石
  在山頂滾動
  它從身體上跌落的部分
  是一只剛降生的小岩羊
  口脣向天
  不是問天
  頭角不需要菩提的形狀
  把自己一次次逼上絕路
  卻絕而未絕
 

  此時
 

  陽光,從林隙間
  照見一只正在孵化的山鳥
  它的羽毛是灰褐色的
  它沒有選擇在樹上築巢
  此時,母性的溫熱
  在草木的氣息裡散發著
  我知道
  那些帶著花斑的鳥蛋
  需要我繞道而行
  需要我把自己的腳步
  融入泉水中
  融入一座大山不斷加深的寧靜裡
  此時,我是逆光的
  我留下草木一樣的影子
 

  遺址
 

  在遼東的深山裡
  有很多處遺址
  據說,它們是用石頭和黃泥
  壘成矮牆
  屋頂再苫上巴茅
  炊煙就從石頭砌起來的煙囪裡冒出來
  高過山頭
  松樹明子照亮一家人衣衫的襤褸
  老人說,那時候
  人們靠黃泥和鹵水
  消炎止痛
  有好多孩子能長大
  要靠老天養活
  大山雨夜裡鳥兒的鳴叫
  常常是揪心的
  牆裡的黃泥巴早已不見了
  那些堅硬的石頭還堆積在那裡
 

  偶記
 

  很多蔬菜剛出苗的時候
  長得都差不多
  都是用力掙脫了泥土
  舉起兩片橢圓形的小葉子
  像是要擁抱什麼

  父親走後
  我經常在他侍弄過的小菜園子裡
  蹲下身來
  等早晨的太陽
  撫過我的雙臂
 

  
 

  游遍很多名山
  最後還是覺得
  故裡的土山好
  讓你從心裡依戀
  童年的記憶
  總是比長大以後的難忘
  那時,你仰臥在土山的懷抱裡
  嘴裡叼著一根茅草稈
  在雲朵下面假寐
 

  未知
 

  一個包裝考究的面包
  在貨架上
  發霉了
  它不再有面包的味道
  但它還擺在顯要的位置
  它太像一塊靈芝了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