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時代的抒情詩人——
『青春詩會』詩叢分享會舉辦
7年前,阿爾法狗打敗了圍棋高手,隨著ChatGPT的興起,有朝一日AI能否打敗詩人呢?5月26日下午,ChatGPT時代的抒情詩人——『青春詩會』詩叢分享會在北京首創朗園Blue Onism舉辦,分享會由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與《詩刊》社主辦,系北京大學第十三屆『未名詩歌獎』系列活動。會上,『青春詩會』詩人何不言、李嘯洋、張慧君分享各自對於GhatGPT技術革命的思考以及詩人創作的不可替代性和獨特價值,活動由《詩刊》社編輯丁鵬主持。
你會用ChatGPT寫詩嗎?
『我不會用GPT創作詩歌,人工智能對我個人的閱讀寫作沒有構成困擾』,張慧君談到,『人工智能沒法完成真正有創造性的作品,我的作品是由我這個人完成的,我不是機器一樣的造物,我個人能夠勝任寫作,我有自我教育、自學的能力。』真正進入到高層次的閱讀和審美,就會發現人工智能創作出來的東西,起碼目前邏輯還不能自洽,且沒有自主意識,何不言表示,『我們今天的主題借鑒了本雅明論述波德萊爾的著作《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波德萊爾的作品是介入性的,從這個意義上波德萊爾和我們的杜甫有很高的相似性。他們有自主意識,他們通過寫作介入了時代,他們和歷史的關系是一種生動的摩擦,而不是AI機械的動作。具有歷史意識的詩人創作出來的作品可以是偉大的,而AI創作出來的東西不具有不朽的屬性。』李嘯洋更願將AI、GPT當做一種寫作資源或數據庫,『它存儲人類所有的表達、過往的經驗,但無法預測未來經驗,比如從唐詩到宋詞文體形式的變化,AI無法預測,它只能在字詞上模仿,無法預測新的詩歌形式、新的詩歌走向。』
你會用ChatGPT寫詩歌評論嗎?
『用GPT或者AI寫評論,所有的結論基於已有的經驗和材料,而寫詩評是一種具有創造力的工作,所謂創造力,是在已有基礎上創造一種新的聯系、新的關系,我覺得人文主義最後還是會戰勝AI和ChatGPT』,李嘯洋認為GPT無法完全勝任詩歌評論的寫作。AI沒有自主意識,但的確會導致某些行業失業,然而對詩歌來說,還夠不成威脅。何不言表示,『作為詩歌創作者,我們要面對和對抗的不是AI,我們要對抗的其實是平庸的技藝,是彌漫的歷史虛無主義,以及一種相對封閉固化的詩歌場域和美學趣味,或者說更大一點的話,要對抗其實是時間和一些不能明說的東西。這些纔是我們需要去面對,需要去在詩歌裡處理、對抗或和解的東西。』沒有什麼工具是全能的,張慧君以智能翻譯為例說到,『假如讓我兩三個月翻譯一本十幾萬字的神經科學相關的書籍,我會先用智能翻譯生成一個word文檔,再去逐字逐句修改,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如果在一個空白文檔敲十幾萬字,短時間內沒法完成。但如果翻譯詩歌這種特別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智能翻譯是完全失效的。』
當ChatGPT寫的詩登上刊物
你還會繼續寫詩嗎?
2016年,谷歌開發的阿爾法狗擊敗了排名第一的圍棋冠軍,如果多年後,GPT經過學習和訓練,寫得比現在所有詩人都好,詩人的有限生存空間也被GPT所替代,試設想《詩刊》每月兩本刊物,上半月發表著名人工智能詩人,作者為GPT、文心一言、科大訊飛...下半月是新銳人類詩人,如張慧君、何不言、李嘯洋...假如詩人的未來如此『光明』,你還會選擇繼續寫詩嗎?
『通過大量的運算、給予足夠多的時間,AI確實也可以寫出一首很好的詩,但不是它主動完成的,必須給予足夠多的時間之後隨機生成。』何不言認為,我們沒法將計算機的算法和模式應用於詩歌創作領域,不可能用特定模式去推演詩歌和文學生產。『讓一只猴子在打字機前打字,只要給的時間足夠長,它也可以打出一部《莎士比亞全集》,只不過是在茫茫的時間維度裡面,有那麼一種可能性,剛好排列組合成那個東西。』AI可以模仿人類的行為,卻缺乏人類的內核。張慧君從醫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內核是我們的大腦,大腦容納數以千億計的神經元,當我們說到情感、精神、心靈,指的並不是心髒,而是大腦。醫學到現在並沒有解開大腦之謎,比如精神分裂癥會產生幻覺、妄想,出現思維邏輯障礙,到現在醫學也沒有完全弄明白大腦的機制,沒有治愈精神分裂的手段』。『人類可以創造出很多讓我們驚訝的偉大發明,但我不相信人類能夠制造出人類。AI能作為工具替代部分的人類工作,但不能代替人類,不可能完全代替人類創造性的工作,要讓AI寫出一部《紅樓夢》,我是完全不相信的。』『AI的文學生產是從文本到文本,不會從世界到文本』,李嘯洋引用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中提出的文學四要素——世界、文本、作者、讀者說到,AI將古詩或詩歌庫裡的句子、詞匯拼接改編成一首詩,只能達到普通大眾的標准,如果要具有更高層次的審美創造力,AI目前還比較難達到。丁鵬總結到,在ChatGPT式的人工智能出現以前,科技發展對文學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物質載體和傳播模式方面,前幾年雖然有微軟小冰寫詩的技術嘗試,但遠遠夠不上對人類創作纔能的挑戰。直至ChatGPT的出現,它深刻地介入了人類的創作機制。並且給詩人和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選擇,即可以選擇優雅獨奏,也可以選擇和人工智能四手聯彈。ChatGPT只是一個起點,他是工具也是冒犯,是解決方式也是麻煩本身。當我們在討論ChatGPT和詩歌的關系時既是在認識我們置身的時代,也是在反觀人類幽微的心靈,是從一個新的視角來剖析詩意的發生和詩歌的本體,也恰恰是從狂飆突進的科技之變中,我們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什麼值得堅守。對詩人來說,詩歌是一種個體的表達和發聲,無論技術如何變革,寫詩對於詩人而言,都是生命中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事情。活動最後,詩人們用方言朗誦了各自詩集中的代表作。 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