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欣
在明水縣崇德鎮茂盛村的萬畝草原上,隨著四輪車轟隆隆作響,一鍬鍬玉米面揮灑而下,幾萬只雞『聞令而動』從四面八方奔湧而來,為桑慶軍奔出一條致富路。
桑慶軍是土生土長的明水本地人,回到家鄉開辦雞場、注冊軍蕊溜達雞已有幾個年頭,在全國各地共有7個雞場,每個雞場達5萬多只雞。桑慶軍在養雞上有自己的一套『致富經』,雞的質量是桑慶軍最在意的。『我特意選取麻二小體笨雞來養殖,采取林地草原散養的模式。我的雞從不喂雞飼料,只喂林地玉米面、豆粕、魚粉,而且草原上的螞蚱、雜草、露水就是最好的飼料,生病吃的都吃中草藥,雞的體質特別好!』提起自己養的這些『溜達雞』,桑慶軍十分自豪。
桑慶軍的雞與市場上售賣的雞有所不同,他所養的麻二小體笨雞生長周期長,需180天以上,體型小,加之林間草原散養,每天走萬步,雞肉肉質緊實、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桑慶軍通過線上線下同時銷售,銷量十分可觀,預計年收入百萬元。
桑慶軍自己發了『雞財』,也不忘給鄉親們送去『雞』遇。今年,他為明水縣4個鄉鎮的200多戶脫貧戶送去1萬多只雞雛,農戶們看著一只只活蹦亂跳的雞雛裝進自家的籠子,都笑得合不攏嘴,樂開了花。據悉,他已經連續4年為農戶免費送雞雛,並以每只雞60?70元的價格回收成雞,讓鄉親們毫無後顧之懮,覆蓋農戶達1000多戶,共送出雞雛、下蛋母雞8萬多只,預計每戶年均增收3000?5000元。
不僅如此,雞場周圍的鄉親們也被帶動走上致富增收路。桑慶軍為鄉親們提供多個就業崗位,讓鄉親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雞場看護工作每月工資5000元;30多名銷售人員,每賣出一只雞提成8~20元不等,在冬季銷售旺季時每個月預計收入1萬多元;在屠宰時期,屠宰、包裝、塑封等的工人都是周邊村屯的貧困戶、婦女,每人每天收入150~170元不等。
桑慶軍不只是幾萬只雞的『指揮官』,更是鄉親們致富路上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