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綏化9月22日訊 ( 李銘揚 ) 9月中旬,蘭西縣長江鄉7萬畝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期,金黃的稻穗在田野中搖曳,當地種植戶搶抓農時,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確保顆粒歸倉,一臺臺收割機靈活地穿梭於稻田間,用隆隆機聲奏響喜迎豐收的樂曲。
走進長江村的一片稻田,放眼望去滿是金黃,60歲的水稻種植大戶王書冊正在指揮著收割水稻,收割機在稻田裡來回忙碌穿梭著,伴隨著機械馬力全開的轟鳴聲,一塊塊稻田很快就完成了收獲。
『今年我種了11晌水稻田,有鑫晟稻3號、綏粳18和龍稻1號三個品種,水稻長勢非常好,一?地可多產近1500斤,預計增收2000餘元。』王書冊臉上流露著豐收的喜悅。
稻田裡,隨著收割機的作業,水稻連稈帶穗瞬間被切斷切碎,然後進入脫粒箱,在吹風機的作用下谷留塵去,留下的稻粒通過出口自動裝車,稻稈則順溜地躺倒在稻田裡,這樣的機械收割既方便又省力。
隨著現代化農業產業的發展,機械化收割已經成為秋收主力軍,機械化的高效率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縮短了勞動時間,成為種植戶們首選的生產方式。
近年來,長江鄉不斷加大優良品種水稻的種植及管理力度,提昇產品質量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了保障收割工作和秸稈還田的順利開展,鄉村乾部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秋收指導,為秋糧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長江鄉共有水田7萬畝,於9月7日開始陸續收割,預計10月7日前全面完成,今年收割還是以機械作業為主,在秸稈離田上采取打碎還田和打包離田,這樣的好處就是便於秋收整地和保護黑土地,也為明年春季早泡田早插秧做好准備,采取這種方式預計畝增產5%以上,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秸稈禁燒工作減輕了壓力。』長江鄉副鄉長李晨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