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42)
長崗鄉:書香潤人心小菜富民兜
文/攝 潘成軍 特約記者 李奇峰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自綏化市區沿綏蘭路乘車西行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便進入了蘭西縣長崗鄉。這個地處蘭西縣東北部、呼蘭河東岸、距離蘭西縣城約25公裡的鄉,幅員面積146.67平方公裡,戶籍5962戶,人口26016人,耕地面積約17.7萬畝,農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其中水稻種植面積達4.5萬畝,流經的呼蘭河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我們不僅有農作物,還有以豬、牛、羊為主的畜牧養殖呢。』長崗鄉黨委書記杜永久告訴記者,長崗鄉作為一個農業為主的鄉鎮,穩步推進現代大農業工作,今年落實大豆種植面積8500畝,超額77%完成任務;發展3000頭生豬養殖場1個,並投入生產;累計培育平貝、赤芍、山芝麻、黏玉米特色種植和生豬、肉牛、肉羊養殖創業帶富典型140個,年可帶動群眾增收2000多萬元,為群眾多途徑增收提供了借鑒。長富村林業苗木示范基地年初銷售苗木收益達5.6萬元,集體增收成效已初步顯現。在抓好『大農業』發展的同時,長崗鄉也不忘撿『小種植』這個『芝麻』,他們把發展小園經濟作為群眾增收的新增長點,大力推進種植青刀豆、大蔥等『小菜園』經濟和發展『小園水稻』。今年,全鄉落實『小菜園』面積49畝,『小園水稻』面積65畝,在長富村孫畫匠屯打造了『小菜園』示范屯1個,為明年『小園』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


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劍說,長崗鄉在注重抓經濟發展的同時,十分重視生態環境治理,年初以來,全鄉聚焦九項重點任務,由包村班子成員帶隊逐屯開展環境問題地毯式大排查,建立排查臺賬,強力推進問題整改;通過外聘公司的方式對5個村人居環境進行了全面清理,基本做到了環境整治清根見底,在此基礎上,設置了專職村屯保潔員56人,對全鄉48個自然屯環境進行常態化保潔,以保證村屯環境持續向好。為提昇群眾環保意識,鄉村通過村屯廣播、入戶宣傳、致群眾一封信、整改告知書、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等,加大宣傳力度,建立長效機制,倡導村民摒棄陋習,使村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為把環境整治做到位,長崗鄉全力抓示范創建,打造出長崗過境段和長富村環境整治示范線,對違建、違停、佔道經營、亂堆亂放等問題進行了徹底清理,美化、綠化同步跟進,示范線環境煥然一新,為全鄉環境整治昇級做出了示范,積累了工作經驗。同時結合河長制和黑土地保護工作,加強沿河環境治理,指定2名河道保潔員對河道環境進行常態化管護,以保障河道環境整潔。並強化農藥廢棄物回收,共計回收農藥瓶4.8噸,全面完成了農藥廢棄物回收。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是鄉興民富的根本所在。杜永久告訴記者,今年蘭西縣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召開後,長崗鄉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進行落實,重點圍繞引進生物科技、再生資源、食品加工、數字科技及農業生產加工企業抓招商。通過廣泛發動乾部群眾、聯系在外能人提供招商信息,共收集到招商信息10條,溝通洽談有意向性投資企業2個,分別是廣州楹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豪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目前正積極溝通、大力跟進,爭取企業早日投資落地。招商引資在行動,項目建設也沒落後,中儲糧集團公司援建10.4公裡村屯道路建設項目在8月末順利完成施工並通車,長新村7.4公裡村屯道路建設項目正在施工中。

杜永久說,長崗鄉重視發展苗木栽植,全鄉各村都建有苗木基地,拓寬了村集體增收渠道。各村的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凝聚鄉民心氣、培養文明鄉風、提昇群眾素質的最好載體,長崗鄉充分發揮這些載體的職能作用,從而不斷豐富群眾精神生活需要,讓群眾得到了書香熏陶。長富村可以說是得益於這些『資源』最多的村,長富村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9萬元,集體積累達到459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萬元。先後被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省老齡工作示范社區』『省新農村建設示點村』『省廉政文化建設示點村』,被中共綏化市委授予『五個好』村黨組織和全市『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先進村。
